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电脑棋手是怎样下棋的。 3、掌握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二、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文题目
同学们一定很喜欢儿电脑吧,那你们和电脑下过棋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怎样和电脑下棋,同学们一定会感兴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学习会写的字。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分析字形,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集体认读。 (4)理解词语的意思。
望尘莫及、规则、风度等词。 (5)扩展词语。 (6)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技”、“矛”、“规”、“虚”。 学生练习书写。 3、学习会认的字 4、认读多音字。 应、着、重 5、积累词语。
从课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抄在本子上。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每段的主要内容。
21
2、默读全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和电脑下棋的过程。 二、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读课文。
(1)读课文,画出喜欢的语句,并在旁边进行批注。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交流。
(1)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不理解的语句在小组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师指导。 三、朗读全文,交流体会 1、朗读全文。 2、组织讨论。
(1)“我”与电脑下棋为什么能反败为胜? (2)从“我”反败为胜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四、课外廷伸
1、交流用电脑的乐趣。
2、提出在使用电脑中的疑问,师生共同讨论。 五、板书设计
9 电脑棋手
进行对话 按下键钮 照棋谱走——> 败下阵来 走出“怪棋”——> 反败为胜
10、走马灯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茅以升从小遇事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和勇于探索科学道理的精神。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 二、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茅以升小时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科学的道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秘、悬,蜡,的字形掌握。
2.品味,研读描写茅以生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词语。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22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在我国有一位著名桥梁专家。他主持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两用大桥——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并任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后又主持修撰了《中国古桥技术史》。主要著述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等。他的名字就是茅以升。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关于茅以升的故事。 二、学习生字:
1.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合作认字: 2.检查认字情况: 抽读,提示易错字。
秘:左边禾木旁,不是木字旁。 蜡:左边虫子旁,不是火字旁。
转:多音字,表示方向变化读三声;表示环绕读四声。 悬:上边是县,不要写成三横。 奥:上边不封口。 3.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5.指导书写:悬
引导观察结构:上长下断;上窄下宽,横间距离要均匀。撇折在中线上。 6.练习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并修改。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质疑(什么是走马灯?奥秘什么意思?走马灯有什么奥秘?) 2.默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感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和词。
2.结合同学提出的问题收集有关资料。(走马灯的图片;茅以升像;茅以升介绍等。)
第二课时 一、资料交流:
1.上节课请大家收集了有关的资料。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 2.小组交流资料(图片、文字、影象等。)
3.结合学生资料出示走马灯图片课件或实物,略读第一自然段。 一边读一边看图了解走马灯的样子。
4.导入:就是这样一个别人看起来很平常的走马灯对茅以升却产生了不平常的影响。通过他的表现我们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茅以升呢? 二、读课文,再次整体感受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 1.指名课文,思考。
2.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3.导读: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默读,分别用不同标记画出相关语句。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情朗读: 1.你感受最深的是茅以升是怎样的孩子?
23
2.根据你最想交流的内容自愿组合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安排不同地点.)] 3.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朗读. (1)感悟描写茅以升善于观察的语句:
走马灯像磁石一样,把茅以升吸引住了.他仰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走马灯. “像磁石”什么感觉?想象此时茅以升心里、眼里只有什么? “仰”“目不转睛”“盯”什么样?表演体会。 朗读感悟、评议。
他看到了什么?指名读,思考:他看得如此细致,说明他观察得怎样? (2)感悟感悟描写茅以升勤于动脑的语句: 茅以升提出了哪些问题? 小纸人、小纸马怎么会转? 怎么有时转得快,有时转得慢呢?
那么怎样才能让小纸人、小纸马跑得快一些呢? 学生交流看法后引导朗读。
(3)感悟描写茅以升勇于探索的语句:
随学生汇报让学生板书茅以升勇于提问、勇于实践的词语: 问、取、吹、又提问、又拿、点燃。
小结:茅以升不仅观察,还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能实践验证。所以我们才感受到茅以升是一个怎样的人?(指板书) 四、总结:
正因为如此,他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著名的桥梁专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
走马灯的奥秘 善于观察仰、目不转睛、盯
勤于思考问、又提问、播进科学的种子 勇于探索。取、吹、又拿、点燃
11、孩子考科学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必须掌握的词语有:兄弟、捉虫、蜜糖、著名、长角须、粘成、标本、鬼脸、盖子、忍不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2、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2、理解达尔文为什么称兄弟俩为“小叫虫”以及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三、教学过程
24
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预习,感知本课学习任务。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胳。
1、“孩子”指谁?“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 (结合理解“甜滋滋”、‘著名“的意思。) 2、分组读第5、6自然段。 3、自由读第7自然段。
a、画出叙述兄弟俩制作“虫子标本”过程的内容,并说一说他们这样做的目的。(结合理解“怪模怪样”的意思,“虫子标本”则通过挂图让学生直观感知。) b、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 4、重点指导学习第8~16自然段。
a、自由读第8~16自然段,了解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b、反复朗读:分角色读、示范读、表演读,让学生自己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c、理解两个“叫虫”的不同意思。
第一个“叫虫”学生联系上文自己说说意思。即“会叫的虫子。” 第二个“叫虫”则让老师作适当的讲解,即“说谎虫”。 d、说说达尔文称兄弟俩为两只有趣的“叫虫”说明了什么? 5、齐读第17自然段。
事后,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正由于达尔文见多识广,平时对虫子观察得细致,所以才不会被考住,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五、开故事会。
收集有关达尔文爷爷的资料或故事。
了解达尔文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将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六、认识生字及词语。 七、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捉、忍、鬼、盖”等几个字。 八、作业
1、读课文3遍; 2、写下自己读文后的感想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