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书:
3、吹泡泡
冰心
做:放→ 加→ 和弄 ↓ 吹:洒→ 吹→ 提 ↓
赏:清轻脆丽、颤巍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词语,进一步感受泡泡的美。
二、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课文内容。 三、归纳文中指定段落的主要内容。 教学程序:
一、昨天的语文课,同学们都学得非常认真,都有些什么样的收获和感受呢?(复习) 二、同学们的收获不尽相同,感受却惊人的一致。冰心奶奶吹出的肥皂泡不光美,那简直就是美妙!文中的哪些自然段表现了泡泡的美和妙呢?
(引入新课)
三、现在请大家打开书,读读这两个自然段。看看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美在哪儿,妙在何处?
四、文中有很多词语表现出泡泡的美,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像,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五、说说你理解的词语。告诉学生,除了变字为词,字意相加等很多方法外,今天,周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新方法:用手势和动作来理解。有些词语,比如扇送、四散分飞、脆薄、颤巍巍,在解释时把动作和语言结合起来,就会表现得更准确。
六、冰心奶奶把好多美妙的词语都附着在了泡泡身上,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吹泡泡,喊词语。我希望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吹,认认真真地看,并大声地喊出你从泡泡身上看到的词
6
语,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分享你们的快乐和发现。(理解词语,感受泡泡的美妙,为有感情地朗读奠定心理基础)
七、咱们再读读课文5、6自然段,我相信大家会把泡泡的美表现得更妙,更神奇! 八、小小肥皂泡,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跟我们一样地情趣和快乐,还吹出了自己的梦想。她满怀爱意地去描绘那些泡泡,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小小的肥皂泡身上。在吹泡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拥有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呢?书中有一个句子,你能标出来吗?齐读这个句子。 九、为什么快乐?为什么骄傲?冰心奶奶又有什么希望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抽生说,然后教师引读。
十、只有心中充满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泡泡,才会给转瞬即逝的泡泡那么美好的祝福,才会有那么美妙的诗情画意的手笔。同学们,我们再读一读。
十一、能背诵吗?看谁最先背下来。
十二、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也写得特别美!(4自然段)我相信大家能读得同样美妙。 十三、还有没有美妙的段落,下面的时间,请自由的读,自由的背,看哪些同学读得最好,背得最多。(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十四、课文中有两个指定段落,第一个指定段落是哪个自然段,第二个指定段落呢?能归纳他们的主要内容吗?(归纳指定段落的主要内容。)
十五、冰心奶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作家,明天,我们一起去学一学她的另外一些作品。(介绍下节课所学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泛读冰心的散文,去感受冰心的写作风格。 2、 精选其中一篇读,去体会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和态度。
3、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名篇去了解名家,通过了解名家更好地去读悟名篇,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教学程序:
1、 在冰心的散文作品中选出三篇,复印后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阅读后标出每一篇的主题,是母爱,是童贞,还是大自然?并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
2、 上课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布置学生细读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并勾出让你感受到这一主题的句子。
7
3、 分组讨论。 4、 小组汇报。
5、 告诉学生提高自己文学修养的方法,鼓励学生更多的去了解冰心、阅读冰心的作品。
6、 作业:布置学生在以后的几周里阅读冰心的更多作品,以《我眼中的冰心奶奶》为题,汇报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
4、《沙滩上的童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读懂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童话吗?你们读过哪些童话?今天我们要去感受另外一种童话。板书课题:沙滩上的童话。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沙滩上怎么会有童话?童话怎么会在沙滩上呢?)
(二)初读课文,渗透识字方法。
1、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读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确。 2、同桌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和识字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的记字方法。 挖:注意右下部分没有撇,被挖掉了。
狠:大灰狼的尖牙没有了,看它还怎么凶狠起来。 补、装、赛、救、忘是形声字。
读准“装”,三拼音;“赛”声母是平舌。 4、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同桌合作,一人读,一人听。要求读流利,不读破
8
3、同桌发现并推举读得好的同学当众朗读,并夸夸好在哪里。一人读一人夸。 4、这篇课文一共有几节?你最喜欢读哪一节,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四)作业设计。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用本课的生字做词语卡片。
3、查字典,了解“编织”“魔窟”等字词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制的词语卡片,认读积累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 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你们喜欢这个地方吗?读出你的喜欢。
3、我们玩了一个什么“有趣的活动”?(沙滩上垒城堡)是怎样做的?我们编织了一个什么童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理解“编织”。)师引读。 师:我们在沙滩上—— 师:城堡周围——
师:不知谁说了一句—— 师:接着又有人补充—— 师:第三个小伙伴说——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评议。用自己体会的感情比赛朗读。
(2)孩子们的故事是真的吗?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听老师老师朗读4、5自然段,学生思考。(我们太高兴了,我们被当时的情景感染了。)妈妈怎么会出现在身后?
(3)“妈妈开心的笑了”说明什么?他*的话又说明什么?(妈妈已认可了我们的活动也很有趣;妈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宽容心的妈妈。)“我们这群孩子都坚持说”都说些什么呢?仿照2、3自然段人物的语言发挥想象说说。(一个小伙伴说:“阿姨,您是我们救出来的公主”。“您好漂亮,阿姨像公主一样漂亮!”另一个小伙伴说。??体会大人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
(4)练习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 (三)小结
回到课题,我们本课的童话指什么?有人说,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童年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童年像一幅五彩缤纷的油彩画??你们的童年有什么有趣儿的事呢?(学生自由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习作。 (五)板书设计
4 沙滩上的童话
9
快乐天地 垒筑城堡 童贞童趣 编织童话
《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继续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了解汉字的特点. 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丰富学生词语.
3.引导学生仿照练习“那么??那么??”说、写句子。 4.背诵古诗,积累语言。 5.阅读短文,拓展阅读。
6.继续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海畅游:
1.请学生观察:图上画的什么意思,谁能看懂? 2.古时候的人用这种图形表示一个意思,是什么呢?
3.出示象形文字“衣”和“示”:这就是象形字“衣”和“示”。引导观察每部分像什么。
4.后来衣又经过了哪些变化呢? 5.你还知道哪些汉字的演变过程?
6、你还能说出其他带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吗? 二.读词语,说词语.
1.出示两组词语:
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 雪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
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 3.启发思考: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 4.学生板书自己知道的词语。 5.全班学生齐读进行积累。 三.读句子,写句子. 1.出示例句。
2.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这句话有几部分组成?(泡泡怎样了?什么样?) 3.仿照句式说一说。
4.填空练习,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小组互查。 四.积少成多:读读背背:
1.看书自由读《宿新市徐公店》,读准字音。 2.熟读、练习背诵。 3.互相检查。
[此题练习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因此重点放在朗读、记忆方面。不必在理解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