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库容可保留85%,调节库容可保留90%。库尾和坝区的泥沙淤积,可以采取综合措施予以解决,航道、港口和建筑物运行的安全可有保证。如不考虑上游建水库拦沙和调节洪水的有利影响,枢纽运用100年后,重庆市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约199m,不会影响主要市区。 (四) 人防问题
三峡大坝设有大批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底孔,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也很大,临战前可迅速降低水位运行。加之水库为狭长的河道型,坝下游有40km的狭谷河段限制,据试验,万一大坝遭受核袭击,溃坝损失可限制在沙市以上的局部地区,不致造成两湖平原的毁灭性灾害。 四、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
三峡水库淹没区有耕地35.7万亩(其中水田约11万亩),柑桔地7.44万亩,人口7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占46%。推算到2008年,包括人口自然和机械增长、新城镇占地移民等,规划可能需迁安的移民总人数为
113.2万人。 三峡水库淹没耕地和农业移民的总量虽大,但分散在沿库岸长达2000km的范围内,分属于19个县(市),淹没耕地占各县耕地的0.15-5.88%。根据调查和初步规划,移民安置区361个乡内,有需要改造的低产地200多万亩,荒山草坡300余万亩,可以改造、开发,用以安置移民;还可以利用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因地制宜地实行防护,结合当地资源兴办二、三产业等。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是足够的。只要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结合库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移民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此外,建议三峡电站发电后,每kw.h电费中提取3厘钱作为库区(含坝区)建设基金,促进库区改变贫困面貌。 目前,库区19个县(市)均已完成了初步的移民规划,并已进行了74项移民工程试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五、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在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和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分别组织60多个单位完成的有关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影响的论证报告。建坝引起的水库淹没和河流水文、水力情势的变化是影响生态与环境的基本原因。
三峡水库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库,全长600余km,平均宽度1.1km,较天然江面宽度增加约一倍。库容系数(总库容与坝址年水量的比值)为0.09,
10
而埃及阿斯旺水库为2,丹江口水库为0.55,因此,三峡水库对河流天然径流的调节不大,水库各月下泄平均流量仅在枯水季节有变化,均在天然流量的变化幅度范围之内。 生态与环境专家组的综合结论认为,大坝兴建对生态与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游,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其中库区移民环境容量是工程决策中比较敏感的制约因素,需要认真对待、慎重处理。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六、工程投资估算
按照我国水电工程投资估算的有关政策、规程、规范、定额和1986年末物价水平,估算三峡项目的静态总投资为361.l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为187.7亿元,水库移民投资为110.6亿元,电网的输变电投资为62.8亿元。第一批机组发电前的静态投资为169.2亿元,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11.l亿元,移民投资43亿元,输变电投资15.l亿元。经反复研究,这个投资估算数作为综合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可靠的。 七、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
按照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暂行规定》,进行了工程的综合经济评价。 (一) 国民经济评价
按影子价格和10%的社会折现率,对三峡工程本身的投入、产出和早建、晚建、不建三峡工程进行了动态经济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工程的净现值(即产出总现值减投入总现值)为131.2亿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5%。按规定,净现值大于零,或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10%,建设项目是可以接受的。说明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衡量,兴建三峡工程是有利的。对早建(假定1989年开工)、晚建(假定200l年开工)、不建(以其它工程替代)进行了综合分析,成果表明,三峡工程早建方案费用总现值最小,晚建方案费用现值大于早建方案,但小于不建方案。说明三峡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二) 财务评价
根据国家现行的财税制度和现行财务价格,分析了三峡工程的获利能力和贷款清偿能力。
根据以电养电的方针和有关规定,设想的资金来源是:自有资金(包括葛洲坝电站和三峡电站投产后的收入)占64.7%;防洪、航运分摊的投资74.5亿
11
元,豁免本息,由国家基建投资占11.9%;国内贷款109.8亿元,占17.5%,年利率9.35%;国外借款37.l亿元(l0亿美元),年利率8.5%。三峡工程从第12年起机组陆续投产后,本身收益可以基本满足后期工程施工的资金需求,故筹措三峡建设资金的关键是前12年。前12年需要资金180.3亿元,除去自有资金,实际需要筹措的资金总额为153.l亿元,其中国家基建投资22.8亿元,国内贷款76.8亿元,短期债券5.0亿元。 按500kV末端上网电价9.3分kw·h(这一电价是按10%的投资利润率测算的,低于新建水、火电站的电价)计算,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1%,利税率为12.1%,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均为20.6年,即在工程全部竣工后的次年,就可以还清全部贷款和回收全部投资,说明三峡工程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三) 国家承受能力分析
三峡工程的总投资仅占工程建设期(1989-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均以1986年不变价计算)0.73%和1.23%,低于宝钢一期工程和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总投资所占份额。所需三大材料(钢材、木材、水泥)消耗量占施工期国内生产总量的0.12%- 0.33%,所需外汇约10亿美元。国家完全有能力承担。
(四) 物价上涨对经济评价影响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投入物和产出物均采用影子价格,并以规定的折现率计算出评价的主要指标,物价上涨对评价结论没有影响。 财务评价采用1986年末财务价格,若投入物价格上涨,则电价也同步上涨,因而对财务评价的结论也没有重大影响。据估算,如投资上涨30%,电价需由9.3分/kw·h提高到12分/kw·h,这一电价仍是较低的,贷款偿还期和投资回收期仍基本不变。 八、主要结论
1、三峡工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兴建工程经济上合理,财务上也是可行的。 2、三峡工程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效益,从治理开发长江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考虑,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
3、从中下游防洪和华中、华东能源紧缺的需要出发,并考虑尽量避免增加移民安置的困难,三峡工程以早建为宜。
4、建议国家提前对库区投资(每年约1亿元),帮助三峡库区改变贫困面貌,促
12
进经济发展,并有利于今后三峡工程兴建时的移民安置。
第三节 工程位置的选择和
枢纽布置
一、坝址的选择
三峡大坝坝址曾经进行过长时期的比较和研究,1979年经选坝会议综合研究比较,选定三斗坪坝址,可行性研究报告肯定了这一坝址,初步设计经复核仍选用此坝址。三斗坪坝址位于湖北宜昌三斗坪镇,下游距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约40公里。长江水运可直达坝区。工程开工后,修建了宜昌至工地长约26公里的准一级专用公路及坝下游4公里处的跨江大桥——西陵长江大桥。还修建了一批坝区码头坝区已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500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约5.3亿吨。
三峡工程拦江大坝的坝址在湖北省原宜昌县三斗坪镇附近。三斗坪镇是位于风景秀丽的西陵峡中段、紧靠长江右岸的一个普通山区集镇,兴建葛洲坝工程后,原三斗坪镇被淹没,利用葛洲坝工程的补偿资金,在原镇的下游建起了新的三斗坪镇。
三峡工程大坝的坝址选在三斗坪,是经过大量地质勘探,在两个坝区、15个坝段、数十个坝轴线中,历时24年,由专家充分论证后才选定的。 从三峡出口南津关起,向上游延伸至石牌止,长13千米,从中选择了5个坝段,统称为南津关石灰岩坝区;从莲沱起,沿江而上至美人沱止,长25千米,从中选择了10个坝段,统称为美人沱花岗岩坝区。对15个坝段进行勘察研究,经初步筛选,选择南津关坝区的南津关坝段和美人沱坝区的三斗坪坝段作为坝区比较的代表性坝段进行深入地质勘察。历时三年,完成了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大、小比例尺的地质测绘,约53000米钻探,大量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工作。
通过深入的地质勘察显示,石灰岩坝区地质有严重的缺陷:河谷狭窄,覆盖
13
层较厚;岩层倾向下游,缓倾角断层较发育,且构造岩软弱;岩溶发育,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而花岗岩坝区河谷开阔,覆盖层一般不超过10米;基岩完整坚硬;断裂构造虽较发育,但构造岩经重结晶作用胶结良好。不论地形、地质、枢纽建筑物布置和施工条件,花岗岩坝区明显优于石灰岩坝区。因此于1959年选定了美人沱花岗岩坝区。花岗岩坝区的10个坝段,构造背景、岩性条件基本相似,地质条件的差异主要反映在河谷地貌和岩石表面风化深度两个方面。10个坝段大体分为两种类型,经比较,一类选择了中等宽河谷的太平溪坝段为代表,另一类选择了宽河谷的三斗坪坝段为代表;前者适合于布置地下厂房,工程防护条件较好;后者适合于布置坝后式厂房,施工场地开阔;两坝段均具备兴建混凝土高坝的地质条件。至坝址选定时,两坝段仅钻探工作量一项,分别达3万米和5.3万米。
三斗坪坝段又有6条坝轴线进行比较,上a、上b,中a、中b,下a、下b。综合比较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推荐上a坝轴线。经多次全国性的专家会议讨论,最后在1979年的选坝会议上,选定三斗坪上a坝轴线作为三峡工程拦江大坝的坝址。
隧洞及地下洞室开挖的新奥法创始人,国际著名的岩石力学、工程地质学
权威--奥地利的缪勒教授,在1986年5月查勘了三斗坪坝址后,赞叹地说:\这真是一个好坝址,三峡坝址是上帝赐给中国人的一个好坝址。\凡是到三斗坪坝址查勘过的国内外工程地质专家也都称赞说:\三峡坝址是一个难得的好坝址。\他们为什么都这样说呢? 这要从以下四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风光如画的三峡江段,上起奉节白帝城、下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2千米。从工程地质学角度看,只有庙河至莲沱,长31千米,为火成岩--闪云斜长花岗岩(以下简称花岗岩),三斗坪坝址就位于这一江段,是适于建设混凝土高坝的坝址。往上游看,上游的白帝城至庙河,长141千米,为变质岩、砂岩、石灰岩;下游的莲沱至南津关,长20千米,为岩溶发育的石灰岩,均很难选出好的坝址。如果再放大到南津关到重庆,长658千米,也只有这31千米是地壳深处喷发出来的花岗岩(白帝城至重庆大面积分布着砂岩和泥岩),你说难得不难得? 第二,坝址的花岗岩,岩性均一,岩体完整,力学强度高,饱和抗压强度达100兆帕,相当于一万米的水柱压力;坝址区有两组断层(地质学上也叫断裂构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