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班制;班工作时间8小时。
(四)生产能力
1、屠宰加工:20万只/年,其中:5万只为对外屠宰加工服务,15万只为自有肉羊屠宰加工。
2、冷鲜羊肉:2000吨/年 3、白条羊肉:2500吨/年 4、羊副产品:1200吨/年 (五)设计指导思想
1、严格按照有关国家规范标准设计,在产品质量和卫生方面均达到对外出口肉联厂注册标准。
2、引进国际先进屠宰加工设备,其它设备选择合资厂或仿制进口设备、性能可靠的国产设备,以节约投资。
二、生产技术方案
(一)产品采用的质量标准
采用来自非疫区健康状况良好的肉羊,宰前宰后经兽医检验合格。肉羊肥度不低于三级,必须经冷却排酸。不允许用配种公羊,放血不净、冷冻两次质量不好的肉。
鲜、冻胴体羊肉(GB/T9961—2008) 序号 1 2 3 4 指标名称 感官指标(解冻后) 色泽 粘度 组织状态 一级鲜度 肌肉色红均匀,有光泽,脂肪白色或微黄色。 肌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外表湿润,但不粘手。 肌肉结构紧密,有坚实感,肌肉纤维韧性强 二级鲜度 肉色微暗,肉与脂肪缺乏光泽,但切面沿有光泽 外表干燥或轻度粘手,切面湿润粘手 肌肉组织松弛,肌纤维有韧性 第 36 页
达州市XXXXXXXXX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5 6 7 8 9 气味 煮沸后肉汤 理化指标 挥发性盐基氮(mg/100g) 汞(mg/kg 以Hg计) 具有牛肉正常的气味 稍有氨味或酸味 澄清透明,脂肪团聚于表面,具稍有混浊,脂肪呈小滴浮于表有鲜羊肉汤固有的香味和鲜味。 面。香味、鲜味较差 ≤15 ≤0.05 ≤25 (二)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近年来我国国产和仿制进口屠宰分割设备取得很大进步,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但与国际先进的生产线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自动化水平低,生产能力小,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目前国际上肉羊屠宰分割生产线以澳洲、新西兰国家的较为先进,其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采用八工位剥皮机产量大卫生带脂少,两次扯皮更卫生剥皮完整,不破坏胴体;
2、采用PLC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3、生产线有自动清洗和卫生消毒设施,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三)生产方法、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选择 1、生产方法
检疫合格的肉羊经清洗、宰杀、剥皮、取红白内脏、检验、羊腔冷却排酸,按要求分割送入二次预冷排酸,包装后销售或送入速冻间冻结,然后放入低温冷库贮存,待售。
达州市XXXXXXXXX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 37 页
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2、工艺流程
将收购的健康活羊赶入待宰棚暂养,暂养时若发现有病羊立即隔离观察或送急宰间处理。
对第二天宰杀的羊要饮水,夏天要喷水降温。 为了确保肉制品的质量,符合对外开放的要求,一个现代化的屠宰加工厂应当符合卫生标准的建筑物,能满足先进的工艺流程安排,具有完善的检验措施和先进的加工设备。屠宰工艺流程要做到清洁区与非清洁区严格分开,防止产品受到交叉污染,屠宰车间拟采用单层水平布臵,屠宰工艺采用流水作业线生产。设计中,非清洁区设有待宰、沐浴、放血、剥皮等工序,以非清洁区开始逐渐随工艺流程进入清洁区后,设有胴体加工、冷却、剔骨分割、包装、冻结及产品入冷藏库等均属清洁区。
另外,生产区和生活区也应有明显的区分,各车间内部设有卫检、消毒设施和高压清洗设备,并设有男女更衣室、沐浴室和厕所,入口处均设有洗手盆及消毒池。
各加工间主要工艺流程: (1)羊屠宰加工工艺流程
肉羊待宰→冲淋→宰杀→放血→去头→去蹄→予剥皮→机器扯皮→转挂→开胸→取内脏→卫检→胴体称重→转挂→进冷却间予冷排酸
(2)剔骨分割加工工艺流程
达州市XXXXXXXXX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 38 页
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冷却后的胴体原料→剔骨→按部位分割→成品包装→冻结→入库
(3)冷却保鲜肉加工工艺
原料整理→选料→切块、切片、切丝→装盘→称重→真空包装热封包装→入库→市销
(4)工艺技术要求及有关说明
A、在生产区内分净区和污区,产品与污畜、废弃物进出走不同的通道。生产工艺流程由非清洁区逐步向清洁区移动,防止迂回,避免交叉感染。
B、活畜在宰前必须断食12小时,并充分给水,活畜运输卡车进厂后在专用卸车站卸车,经兽医检验后送入待宰栏(圈)待宰。如有可疑病畜将分栏存放观察,必要时送急宰间急宰。
C、胴体、肠胃、心肝肺、头、蹄实施同步检验。如发现可疑病胴体,将它打入悬挂轨道的岔道,并同时将其红、白内脏保留,以备进一步检验,也可将疑病胴体送入疑病胴体间。健康羊胴体盖章后送冷却间。
D、应设臵运送病胴体及废弃内脏的不渗水密闭专用车,并带有明显的标志。
E、在有关工位设臵水冲淋,保证胴体干净、无残血、骨渣、毛等污物。
F、清真肉按穆斯林教规宰杀。
达州市XXXXXXXXX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 39 页
20万只肉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G、待宰羊进和屠宰间即吊在轨道中宰杀,直到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得与地面接触。
H、羊沥血时间不少于5分钟。
I、剥皮工艺从上而下,保证不污染胴体。 J、胴体、头、蹄和内脏实施同步检验。 K、从宰杀到内脏净膛完毕,不超过30分钟。 L、从宰杀到胴体进入冷却间排酸,不超过45分钟。 M、刀具应每加工一只消毒一次。
N、冷却间排酸室温0℃,羊胴体经16小时冷却排酸后,其中心温度达到7℃。
O、剔骨分割在轨道或传送带上进行剔骨,在传送带上进行分割。
P、分割工艺采用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冷分割,车间室温为8—10℃,分割成品大部分经包装后装铁盒冻结,一部分成品进入0—4℃保鲜库内鲜销。
Q、分割产品在-35℃冻结间冻结,16小时后,当肉中心温度达到-15℃以下时,再经更换包装(装纸箱内衬塑料膜)后送入-25℃冷藏库中冷藏。
R、小包装羊肉,塑膜或真空包装单体冻结后装纸箱。 S、副产品大部分经加工整理后鲜销,未销售的副产品先冷却后再进行大包装冻结入库。
T、急宰后须作无害处理的送综合加工间作为废弃物处
达州市XXXXXXXXX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第 4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