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

2025-08-10

8.8.1.2.2、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 插表8-05) 工程名称: 郑州市** 污水泵站工程 含水率W% 重度r KN/ m3 饱和度Sr % 液限W L % 塑塑性限指W 数p% Ip- 液性指数Il- 剪切试验q C KPa 压缩试验天然 Q1 -2 MPa Es MPa 层号 岩土 名称 比重GS - 干重度孔隙比rdK en- N/ m3 度 1 粉质粘标29.土准4 夹值 粉土 标27.粉准1 土 值 标26.粉准3 土 值 标25.粉准9 土 值 粉标37.质准0 粘值 土 标21.粉准9 土 值 粉标细准 砂 值 18.4 14.3 0.848 1.15 20.2 9.6 0.36 2 19.2 19.1 19.1 15.2 0.744 0.98 0.83 0.94 17.1 14.2 15.4 23.4 17.6 20.8 0.17 0.22 0.13 10.9 3 15.2 0.746 9.0 4 15.2 0.732 13.9 5 17.0 12.6 1.135 0.85 5.4 2.8 0.48 4.1 6 19.5 16.1 0.648 0.79 10.7 15.3 0.22 7.7 7 ① 粉质粘土夹粉土,黄褐色,软塑,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平均厚度1.90m。

② 粉土, 黄褐-褐黄色, 湿~ 很湿, 稍密, 干强度低, 韧性低, 平均厚度3.99m。 ③ 粉土,褐黄色,湿,稍密,干强度低,韧性低,平均厚度3.53m。

④ 粉土, 褐黄-浅灰色, 湿, 稍密, 干强度高, 韧性低,平均厚度1.56m。 ⑤ 粉质粘土, 暗灰-深灰色, 可塑, 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 平均厚度2.75m。 ⑥ 粉土,浅灰色,湿,中密,干强度低,韧性中低,平均厚度2.00m。

⑦ 粉细砂, 暗灰-黄褐色, 饱和, 中密, 局部夹粉土, 平均厚度3.42m。 ⑧ 中砂, 灰褐色, 饱和, 密实, 局部为粗砂, 平均厚度10.60m。

从土层结构来讲,对沉井的下沉是有利的,但由于刃脚刚好穿入粉质粘土层, 底板基本座落在粉土层上。

8.8.2、沉井施工的主要工序:( 插图8-08)

井点降水 土方开挖 铺砂垫层、浇注砼垫层 制作第一段 制作第二段 制作第三段 制作第四段 破除承垫层 取土下沉至标高 封底板垫层 封底板 浇筑地面上沉井上沉井砼及其它砼

8.8.3、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8.8.3.1、施工降水措施:

8.8.3.1.1、井管井点降水方法的选择依据:

本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及工程施工有以下特点:

a、地质条件较差, 沉井所在位置地基土分为七层, 沉井底标高为- 72.14M,着落在第七层土上,由于地表水大,地下水位高, 水位埋深2.5 M, 涌水量大, 因此施工排水工作量很大。

b、沉井制作完后,高出地面约18~19M,沉井被纵横隔墙分为六个区格,当采取机械为主人工配合取土下沉时,在工作面排水无法进行, 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交叉与安全等问题。 c、该沉井采取排水取土下沉, 干封底方案, 考虑人工挖土及封底过程中的流砂可能,因此要通过排水降低水位,减少土壤自然含水量,从而起到一定的土壤固化作用,而常规工作面的排水方式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 决定采取管井井点降水, 保证沉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8.8.3.1.2、井点布置及要求: ① 井点布置:

共设十五个井管井点,井点沿沉井边线外1500 均匀布设,井管采用砼预制管,直径D=300,井管深度为30m,各井点设2.5”扬程为40m 潜水泵一台,当各井点降水水位差异较大时用4” 潜水泵进行调整。 ② 要求:

a、井点水位观测每8 小时一次,分单、双号井点批观测,即单号井点停机半小时观测完,开机后,再停双号井点观测, 将各井点水位高填入水位观测记录表。

b、降水水位标高控制: 沉井下沉阶段, 水位标高要求低于刃脚以下2M,封底阶段水位标高要求稳定标高在74M。 c、主要降水机具计划:

潜水泵: 出口2.5” 扬程为40m 20 台 潜水泵: 出口4” 扬程为40m 4 台 消防水龙带: 2.5” 400 m 消防水龙带: 4” 100 m

钢管( 或铸铁管): 6” 200 m 三芯胶管线: 2.5 ㎜ 2 400 m 8.8.3.2、砂垫层:

砂垫层是保证沉井在制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不致下沉过大的关键,为避免沉井制作阶段和制作完成后,下沉前出现不均匀沉陷, 施工中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8.8.3.2.1、砂垫层的材料:

必须采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砂中不得含有草根, 垃圾等杂质, 含泥量控制在5%以内。

8.8.3.2.2、砂垫层的作法:

砂垫层厚度1.0M( 计算式见本节8. 8.4.2.2), 在施工过程中,砂垫层应分层铺设,振密。每层虚铺15~20cm,最佳含水量控制在25~30%左右, 采用平板振动器以一板压半板的方式来回振捣,在振捣过程中,操作者不要拖着振动器走,只要将振动器带住,让自然振动,每层作完之后必须将水抽完方可回填下一层。 8.8.3.2.3、砂垫层质量要求:

砂垫层干容重1.5~1.6kg/cm2( 呈中密状态) 密实度0.6≤ e≤ 0.75。 8.8.3.2.4、砂垫层施工质量现场简易测定法:

将直径16mm 长1950mm 的平头钢筋在自由落距为500mm时贯入砂中,当贯入深度小于70mm 时为合格,对不合格的地方必须进行重新振捣, 直至合格时为止。

8.8.3.2.5、砂垫层施工过程中, 实验室必须派人用不小于200cm3 的环刀进行取样, 每层不得少于15 个, 侧出其干容重及密实度作为交工之用。 8 . 8 . 4 、砼承垫层施工

8.8.4.1、为节约工程施工费用, 选择直接在砂垫层上铺筑砼垫层代替传统的承垫木。为了扩大沉井刃脚的支承面积,减轻对砂垫层或地基土的压力,省去刃脚下的底模板,便于沉井下沉,故在砂垫层上,铺筑C1 5 素砼垫层15 0 厚,砼垫层太薄容易压碎, 太厚则对沉井下沉不利。

8.8.4.2、对于砂垫层的承载力, 在新浇沉井第一节砼时,因不允许沉降太多, 取砂垫层经验承载力1 00KN/m2。 8.8.4.2.1、砼垫层厚度计算 h=( G/R1- b) /2 h-砼垫层厚度( m)

G-沉井第一节单位长度重量K N/m, 第一节1.6 m R1-砂垫层承载力设计值, 取1 00KN/m2 b-刃脚踏面宽度( m), 0.3m

G=1.6m × 1.3m × 1m × 25KN/m3 =52KN , 故h= ( 52/100-0.3 )/2=0.11m 考虑沉井第一节砼不允许沉降太多, 故取砼垫层厚0.15m。 8.8.4.2.2、砂垫层厚度计算 计算原理:沉井荷重经过砂垫层扩散作用后,传至下卧层面上的应力小于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见插图8 - 0 9

取第①层土承载力特征值作为土承载力值, fh k =80Kpa砂垫层扩散角取45° 沉井荷重G=G0 . 9+ G1 . 1+ G1 . 3 =602.25KN

砼垫层有效承力面积S=( 2h+ b) ×1=0.6m2 砂垫层厚度H=G/( 2hs+ 1)( 2hs+ 0.6) =80 当hs=1m 时, 承载力满足要求。见插图8-10 砂垫层宽度定为4m。

8.8.5、沉井的制作: 8.8.5.1、支撑及模板:

8.8.5.1.1、支撑方式选择: 支撑采用钢管支撑。搭设满堂脚 手架, 在沉井东西侧搭设砼输送道。 8.8.5.1.2、模板:

A: 为达到清水砼要求, 沉井施工模板采用镜面木模板。

B:沉井井壁厚达1.3m,模板承受的侧压力相当大,因此必须采用对拉螺杆, 以保证井壁制作质量。对拉螺栓选用φ16@500, 为满足防水要求, 对拉螺杆加止水环。 8.8.5.1.3、支模工艺流程如下:

搭内架 立内模板 绑钢筋 穿对拉螺栓 放预埋件及套墙管等 立外模板 紧固螺栓固定模板 检查、校正。 8.8.6、钢筋工程

8.8.6.1、进场钢筋必须要有材质证明, 其力学指标及化学成分符合规范规定才能使用。 8.8.6.2、主钢筋采用直螺纹接头, 同一截面钢筋接头按设计要求错开。 8.8.6.3、随扎随垫好垫块

8.8.6.4、钢筋要做好隐蔽记录。 8.8.7、砼工程: 8.8.7.1、材料要求:

8.8.7.1.1、水泥: 采用525#矿渣水泥, 如无法解决货源, 也可采用525#硅酸盐水泥,但要注意采用外加剂,减小水泥用量, 减少砼的水化热。 8.8.7.1.2、砂石: 采用中粗砂, 坚硬洁净的碎石。 8.8.7.2、配合比的有关要求:

8.8.7.2.1、水泥用量应控制在340kg/m3 以内。

8.8.7.2.2、水化热温度不得大于77℃ ,因此在砼浇灌过程中,实验室要做好水化热的测试工作。

8.8.7.2.3、水灰比不得大于0.5.

8.8.7.2.4、井壁砼坍落度4~5cm, 底板2~3cm。

8.8.7.2.5、根据浇灌要求, 要掺适量的外加剂, 将砼的初凝时间控制在6 小时以外。 8.8.7.3、砼的浇灌工艺:

分成两个捣固组绕井壁转圈浇灌, 每次浇40cm 高, 每层砼的最大用量Wmax=56m3, 现

场配置两台砼输送泵。每台搅砼按20m3/h 考虑, 浇完一圈的时间: T=56/20*2=1.4h 因此,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将砼的初凝时间控制在6 小时以外。砼的浇灌路线从对角两端点开始,各浇注一边。 8.8.7.4、砼的养护:

井壁涂刷二遍RT-175 养生液, 井壁施工缝处盖草袋浇水进行养护。 8.8.7.5、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8.8.7.5.1、施工缝的留设:

沉井水平施工缝留设: 根据沉井结构特点及施工规范要求,将沉井分为四段施工, 第一段留在刃脚上1.6m, 第二段在1.3m 井壁上端下0.3m 处, 第三段在1.1m 井壁上端下0.3m处, 第四段在井壁上端0.00m 处。

施工缝采用凸式见下图所示: 见插图8-11 8.8.7.5.2、施工缝的处理:

在浇注上面一段砼时,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上面的浮粒,并冲洗干净,在浇砼前先用水湿润后在表面铺10~15 厚的水泥砂浆层, 然后再浇注上段砼。 8.8.8、沉井制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8.8.8.1、在砼浇注过程中, 要经常抽水, 使地下水尽量降至砂垫层底面。

8.8.8.2、要注意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留置,穿导管用< 50×5角钢焊接固定在设计位置上,浇砼时在预埋件周围要小心下料,将埋件稳固后再距埋件适当距离振捣。严禁直接振动预埋件。

8.8.8.3、当沉井在第二次接高时,应在第一节砼强度达到70%以上才能浇第二节砼。 8.8.8.4、要随时注意沉降观测, 按下表填写观测记录: 序号 1 2 3 4 5 名称 起始标高 第一节制作完 第二节制作完 第三节制作完 第四节制作完 标高 沉降值(cm ) 8.8.8.5、沉井的制作质量要求: 插表8-07 序号 1 2 偏差名称 断面①长、宽② 两对角线差异 井壁厚度 允许偏差(mm) ±0.5% 或不大于100 ,±1% 8.8.9 沉井的下沉及封底:

8.8.9.1、清理现场及机具材料准备:

在沉井下沉施工之前, 应先将沉井内外的垃圾、碎砼块等清除干净, 并将沉井刃脚斜面及隔墙底面上的支撑和模板依次拆除。一般应对称地由中间向两边进行。同时备好回填用的砂。石料及工具。

8.8.9.2、劳动力的组织:

劳动力配备4 组,每组10 人,其它人员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 8.8.9.3、下沉量观测及要求:

① 沉井隔墙下及刃脚斜面下的支撑拆除前后, 对刃脚四角高程各测一次。


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主要会议内容和简要日程安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