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部门职责不清,造成与其他部门职责、权限交叉。比如个人业务部只负责对个人产品进行营销,而产品设计、定价等权利都归其他部门所有。总行对个人业务部的业务职责界定不清,造成个人业务部在管理和运作个人业务时,与其他部门产生职责和权限交叉。
(4)总行部分部门设臵有待改善
1)内部控制工作包括制定和编写内部控制体系,组织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和内控检查,工作量非常大。而南京银行负责内控相关工作的是风险控制部门下面的二级部门,在人员和权限上都略显不足。
2)南京银行目前由法律事务部负责对法律风险的控制,但是该部门仅是风险控制部下的一个二级部门。随着南京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跨区域经营的深入,相关的法律事务也将增多且愈来愈复杂,法律事务部作为一个二级部门难以承担相应职责。
2、内控组织结构
南京银行没有明确的内控组织职能划分,南京银行将内控管理与操作风险的管理结合的较为紧密,主要通过对操作风险的管理并结合对其他各项风险的管理建立内控管理组织体系。在高级管理层以下,南京银行的风险控制部负责制订风险管理政策,组织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各条线管理部门负责各自业务的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制度与流程建设,并对本部门制定的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遵守情况进行检查、完善和汇报;其他部门和分支机构负责对制度和流程的执行工作,识别、监测、控制、检查、汇报本机构的各项风险。 (六)企业文化
10
南京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南京银行的企业文化以“以变求新,以新求恒”的企业哲学和“造福社会,服务股东,服务大众”的企业使命为基础,提倡“坚忍不拔、傲然挺立、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精神和“忠诚、主动、严谨、高效”的企业作风;遵循“创新、发展、诚信、协作”的核心价值观;倡导“预防、控制、化解、经营”的风险控制理念。南京银行对这些理念进行了详细的定义,通过员工手册、电子显示宣传屏、张贴标语、培训、会议等各种渠道进行有效宣讲。
但通过访谈,立信永华了解到,相对国有商业银行,南京银行的内控文化较弱,在经营管理中体现为重业务发展,轻内控管理,对内控、风险管理人员的激励性不强。 (七)人力资源管理
南京银行对机构设臵、岗位设臵、招聘、薪酬、培训、晋升、绩效考核等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不同层次的岗位制定了针对性的人力资源政策,并通过制度化的流程确保整个人力资源的操作按既定流程公正开展。
在人力资源考核制度方面,银行制定了《南京市商业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南京市商业银行行员考核管理办法》。
在培训制度方面,银行制定了《南京银行行员培训实施细则》,加强对员工的合规、内控和风险管理培训。但根据立信永华收回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总部员工接受内部控制培训并不充分,尤其是内部控制的理论方面。
最近半年您是否接受过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 您接受过的内部控制培训主要包括?
11
南京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1.5.8%.2B.40W.60%是否理论方面具体制度未培训其他55.6%
随着跨区域进程加快和业务的迅速扩张,南京银行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虽然已经采取了各类措施积极应对,但目前的状况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南京银行将在较长时间内承受人力资源短缺的风险,尤其是上海分行,将面临新型业务高级人才短缺的风险。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南京银行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进行风险识别,确定风险识别范围,并确定风险识别的方法。 2、对各种风险进行计量、测试和评估。
3、确定风险应对措施,并评估应对措施的执行效果。 由于银行所处经济环境、行业、法规和经营状况不断变化,需要一个确认和处理与这些变化相关风险的机制。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前提是使经营目标在不同层次上相互衔接,保持一致。
立信永华对南京风险管理的评价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风险管理体系;
2、经营管理活动风险识别与评估; 3、风险控制。
(一)南京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总体比较健全
南京银行根据自身现状和所处经营环境,确定了风险管理模式,自2004年起开始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截至2008年底,南京银
12
南京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行已建立了包含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和声誉风险在内的统一风险管理体系。在确保南京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以得到识别的基础上,风险管理基本覆盖全行各项管理、业务活动。南京银行以风险管理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测体系和报告体系等体系性建设工作为框架,开展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1、南京银行制订了明确和适用的风险管理政策
2007年,南京银行发布了最新的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总体风险管理政策和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合规风险等各项风险管理政策。南京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的要求,基本体现对侧重控制类型风险的监测与控制,并突出了南京银行自身经营的特点,是指导南京银行开展风险管理的纲领。
南京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确定了各项风险管理的职责界面、管理策略、控制要点、内外部审计内容、报告关系、人力资源要求及其它相关内容。
2、南京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职能划分清晰
南京银行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划分是清晰的,风险管理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归口管理部门和风险条线管理部门,及业务部门和分支机构等各级机构组成,监事会对风险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但南京银行在风险管理的岗位设臵和风险管理岗位的履职情况方面,存在不足。如总部国际业务部的风险控制岗长期空岗,风险控制岗对相关业务的审核职能未能履行。
南京银行并未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控制垂直管理。南京银行的各分行和中心支行的风险控制人员名义上是总行派驻的,但是风险控
13
南京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制人员不接受总行直接垂直管理,不对总行风险控制部负责,而是接受分支行的直接管理。
(二)经营管理活动风险识别与评估
1、南京银行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风险指标体系
南京银行对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包括债券资产、固定资产等)的风险进行了详细地界定与分类管理,并制订了相关管理制度。
2007年,南京银行建立了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南京银行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及补偿指标六类。南京银行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涵盖银监会要求的风险监管核心指标,同时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和需要,增加了一些必要和有效的风险监测指标。
南京银行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较为系统和全面,与目前的经营现状基本相适应,但仍需根据经营管理的要求,不断调整和完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截至2008年,南京银行已经确定了部分风险监测指标的监管阈值,其他风险监测指标尚待研究和确定阈值。如南京银行在《风险监测报告2008年实施要点》中对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中的存贷款比例、最大十户存款比例没有确定监管阈值。
南京银行在风险预测和风险指标分析方面有待加强,以指导南京银行进行主动的风险防范,降低可能风险导致的损失。对经理级别以上员工的问卷调查显示,38.0%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南京银行缺乏全面的风险分析程序,被调查总部员工中该比例更高。
问卷调查:南京银行是否具备全面的风险分析程序?
是 否 其他 全部员工 53.2% 40.8% 6.0% 经理以上 53.3% 38.0% 8.7% 总部 47.5% 45.4% 7.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