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1:5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项目作业指导书 ?补测数据
1)从采集工序收转数据成果时,与调绘图一并收转拷贝的立体采集矢量数据。
2)外业补测的地物、地貌数据均要展到用于调绘的立体采集矢量数据上,以备转交下工序进行编辑。
3)采集图上的不明地物,或需外调、外补的地物,均要有外业调绘处理。
? 成果资料转交
1)调绘图及补测、补调数据均转交数据编辑工序。 2)检查记录,检查验收意见书转交公司质检部门。
(5)全野外测量
① 全野外数据采集上交成果资料项目
1)模型检查点成果。 2)水位点成果。 3)平面控制测量成果。 4)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5)GPS RTK观测成果 6)图根导线测量成果。
7)碎部点测量,全野外采集成果图。 8)检查记录(是指作业队检查记录)
9)检查验收意见书(是指公司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意见)
② 测绘内容
1)三等(D级)GPS网控制测量 2)四等(E级)GPS控制点测量 3)四级水准测量
4)城镇主干道两侧明显建筑物角点以及道路等一类地物点测量。
21
南京市1:5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项目作业指导书 ③ 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发展等级
控制测量以甲方提供的于家村、南天门、水师营子(4G117)、沙虎咀、4G118、炮台山GPS控制网点为首级控制,以二等网为首级控制网加密三等(D级)GPS控制网,再利用二、三等网联测四等(E级)GPS控制点。
2) 选点通视要求
三等(D级)GPS网的点与点间不要求通视。四等(E级)GPS网点与点间要求2-3点通视。
3)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联测采用四等水准,布设三个水准环,大至三个结点,环长约68km。 4)GPS RTK观测
利用GPS RTK进行图根点测量时,必须在出现固定解状态下进行两次以上观测,平面、高程互差不大于±5cm,提交原始的采集数据。
④ 野外数据采集
1)图根导线观测
利用2″级仪器观测水平角时应保证完整的三个测回结果。观测二联角架垂球线或觇板。
观测垂直角时应保证一个完整的测回,三丝法两测回,中丝法三测回。垂直角应进行对向观测并检测对向高差,观测仪器十字丝中心或觇板。执行丘陵地对向往返测高差较差(米)0.1s(公里)。
观测距离时应将棱镜架设到二联角架上,并进行严格的对中。 2)图根导线计算
仔细认真检查观测手薄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认真绘好计算略图。按略图摘观测数据。
计算时按略图进行数据输入。 3)外业碎部测量
按现场绘制草图,内业成图的编辑原则,归层、属性名称表示必须与航测法成图完全一致。使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
对城镇主干道两侧明显建筑物角点进行施测时,尽量完成一个完整地物
22
南京市1:5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项目作业指导书 (如一个楼房三个或四个角点),当不完整时,外业要现场进行钢尺丈量,在草图上标注完整,保证内业数据质量,完整成图。
双线路街边界线实地不甚明显的,应分析判断实际情况,尽量使测量出的路街宽均匀相等。当通向长远时,可多量取路街宽,取平均数确定路街边线。
外业施测河底高程。
⑤ 施测模型检查控制点
每个航摄区施测9个均匀布设的模型检查点,等级为图根点以上。 甲方提供的GPS控制起算点,施测基础控制网的三等(E级),四等(D级)GPS点,只要位置合适均可代替这9个均匀布设的模型检查点。
⑥ 施测水位点
为置平模型,防止河流出现倒流现象。沿河流及大面积水域(海域除外)水涯线,图上每20cm施测一个水位点(高程点)。
外业野外选择水涯线位置必须和摄影影像位置相同。
⑦ 成果资料转交
1)模型检查点成果、水位点成果转交立体采集工序。
2)平面控制测量成果、高程控制测量成果、GPS RTK观测成果、图根导线测量成果、碎部点测量成果,一方面均按标准装订成册四份,上交甲方。另一方面形成数据成果,转交数据编辑工序。
3)全野外采集成果图。转交数据编辑工序。 4)检查记录,检查验收意见书转交公司质检部门。
(6)内业数据编辑
数据编辑采用南方cass成图软件进行编辑。
① 编辑上交成果资料项目
1)编辑成图数据dwg。
2)检查记录(是指作业工序检查记录)。
23
南京市1:5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项目作业指导书 3)检查验收意见书(是指公司质量检查部门检查验收意见)。
② 房檐改正注意的问题
注意农村居民地中成行的混合房经过房檐改正后的整齐完美,注意房屋与墙;一般房屋与简易房;棚房之间的关系;简易房、棚房与墙之间的关系。
③ 容易出错的问题
1)道路的技术等级和行政等级,性质注记,名称注记要按要求,过去作业容易出错。
2)路与路之间,路与桥(涵)之间的关系处理。不能出现不是一个层面(立交)的路,在通过桥(涵)时两路相交的现象。
3)道路交叉口容易出现少高程点现象,在保证图面高程点密度的情况下,可将次要道路交叉口高程点舍掉。
4)单线时令河与常年河,单线沟渠与常年河,单线沟渠与双线沟渠容易混淆,编辑时注意区分。
5)河流、沟渠的水流流向容易出错。
6)首曲线与计曲线关系要套合,不能发生高曲矛盾现象。 7)山顶、鞍部、山脊、山谷等地貌特征点少高程点现象时有发生。 8)注意植被与植被之间的地类界。
④ 层码容易出错的地方
1)房屋性质的层码有时会用错。 2)路边的路堤层码容易出错。 3)池塘与水库的水涯线层码容易出错。
⑤ 接边时应注意
接边时的层码要相接,地物、地貌要相接,植被要相接。
⑥ 出图模式
出图时的图廓整饰执行《图式》GB/T20257、1—2007,图面颜色黑色(单
24
南京市1:500数字线划图(DLG)生产项目作业指导书 色),要求图层颜色和软件图层说明一致。
⑦ 编辑数据成果转交
1)编辑成图数据dwg转交规划局网络室。 2)检查记录,检查验收意见书转交公司质检部门。
(7)入库前数据编辑检查
为满足建库要求,对生产的1:500数字线划图(DLG)CAD格式的dwg数据进行入库前编辑检查。
① 编辑注意事项
1)图形编辑
CASS建立了CASS系统要素分层编码和任何其他GIS数据库的代码映射机制,在生产阶段,用户可以不必考虑数据编码的对应问题,但在系统内部已经自动将要素分层和编码映射到数据建库标准。同时也可以将要素和编码进行按照建库标准进行定制。
a 在CASS中,是通过骨架线入库,骨架线默认下是隐藏的,操作的时候请不要刻意去删除骨架线,图形删除了,只要骨架线在,就可以通过重构来重新生产图形。
b 所有的要素都要用CASS提供的符号来绘制,如果是用白线绘制的,一定要进行匹配,理论上整个图幅的每一个要素都应该是有属性的,无属性的要素在入库过程中会被过滤掉,不能入库。
c 在CASS中,我们是允许相邻的图形压线的,压线的两个要素分别处理,在图形上是没有任何拓扑关系的。出图的时候软件会进行一定的处理,用户在出图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把复杂线型放在最上层,就可以盖住简单线型,但要保证图形的完整性,不能影响入库。
d 对于面状实体,一定要完整构面,也就是说要闭合,最好是用“C”命令来闭合。在任何情况下,完整构面始终排在第一位。
e对于注记,如果不是一体化注记,则要用菜单里提供的不同注记命令来分别注记,注记点要在实体内部。
f很多时候可能会出现要素重叠的情况,这是允许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