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教师教学水平模型
摘 要
在中学,学校常拿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虽存在一定合理性,但这与素质教育相悖。在高校不存在以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条件。很多高校让每一位学生给每一位授课教师教学效果打一个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这样能全面体现教师教学效果。
教师评价不仅仅用工作量来评价教师的劳动,同时评价教师的人员有很多,方式多种多样。评价教师的标准不仅与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而且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有关,所以教师评价对一个学校很重要。评价的功能应注重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应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主体应从单一转向多元。
教师评价应该在保持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同时,还要有效地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帮助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更加合理地分析、评价,就是为了更公平,公正地对教师做出合理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
我们所建的模型主要用了模糊数学模型和对各项评价付权重的方法进行建模分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建模:(1)教师对自己的评价;(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3)由领导组对教师的评价。通过量化,加权,得出结果。
等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差 然后确定三方面的比重来评价教师。同时通过确定教师自评与他人评价的比值范围,而确定这次评价是否有效。
关键词: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 领导评价 积极性
第 1 页 共 18 页
标准 Q>=0.8 0.8>Q>=0.7 0.7>Q>=0.6 0.6>Q>=0.5 Q<0.5 目录
一、问题重述 ................................................................................................................................... 3 二、问题假设 ................................................................................................................................... 4 三、符号说明 ................................................................................................................................... 4 四、模型准备 ................................................................................................................................... 5
4.1 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 5 4.2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 5 4.3 由学校领导组成通过听课对教师的评价 ........................................................................ 5 五、问题分析 ................................................................................................................................... 6 六、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7
6.1 评价办法 ............................................................................................................................ 7 6.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8
6.2.1 模型一 ——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 8 6.2.2 模型二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 10 6.2.3 模型三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评价 ................................................................. 14
七、结果分析 ................................................................................................................................. 17 八、模型评价 ................................................................................................................................. 17 九、模型改进以及推广 ................................................................................................................. 17 参考文献......................................................................................................................................... 18
第 2 页 共 18 页
一、问题重述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人才,高等学校的课程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教学质量,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个学校如果在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对教师的激励,就会人浮于事,人心涣散。如果运用激励艺术,激励就是激发教师的热情,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励的作用就是让教师个人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提高工作成效。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竞争力度,教师就会有目标、有干劲。在激励因素的作用下,教师内在的潜能得到激发,就会形成一股推动力、造就一种发展力。
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是骨干教师成长的土壤。教师要在一起和睦共处,必须形成一个健康、融洽、和谐、宽松、友爱、民主的心理环境,形成一个干群、同事、师生之间团结共进的人际环境,形成一个广开言路,心理沟通,宽严适度,管理得当的工作环境。教师评价的实质是促使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日趋完善,是行为的自觉性和反思性的体现。课程与教学评价同样如此,它的根本目的要立足于“帮”,而不是局限于“评”;要注意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实效。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们同样鼓励、需要得到尊重,评价应该保护教师的自尊和改进教学的积极性;评价应该帮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同时,有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帮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在以往教师评价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教师多处于被动接收检查、被评判的地位,在最终的评价结果里很少有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评价结果通常与奖励、评职称挂钩,很少提出能够真正帮助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评价总是面面俱到,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指导。
如何利用全校同学的打分给每一位教师整体教学效果一个更合理、更公平的评价,对提高教师和同学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氛围有促进作用。建立如下模型:
1、已知一个班的同学给某一教师打的分,怎样合理给出该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分。
2、已知全校的所有同学给所有教师的打分,请建立一个模型给出各位教师更合理、更公平的教学效果得分,并根据你的模型给出后面某高校的数据,给各位教师一个得分。
若学校采用了你的模型,请给全校同学写一封信给教师打分应注意那些事项,让你的模型更合理、更公平。
第 3 页 共 18 页
二、问题假设
1、所有人均没有带有个人情绪去评价老师。 2、所有人评价基本上都很诚实。
三、符号说明
i 表示在三次评价中各项要求的项数 j 表示五种不同的评语:
当j=1表示“好” ; 当j=2表示“较好” ; 当j=3表示“一般” ; 当j=4表示“较差” ; 当j=5表示“差” 。
Pi 表示教师对自己各项符合度而打的分数
Di 表示对教师自评要求各项所加给的权重 Q 表示教师自评所得的总分
U 表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因素和基本要求构成的集合 V 表示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构成的集合
Ci 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各项评价要求所付的权重
dj 表示在学生对教师评价中所对应的评语v的等级
R 表示在学生对教师评价中所得的总分
Cij (i=1,2,3,4;j=1,2,3,4,5)表示在学校领导对教师评价中学
校领导对教师赞成的第i项因素为第j种评价的票数 W 表示学校领导对教师评价所得的总分 M 表示教师自评与他人评价的比值
第 4 页 共 18 页
四、模型准备
4.1 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对自己的满意度,既体现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也保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Q??Dii?116Pi i∈?1,16? 160其中:
Q 表示教师自评的得分
Pi 表示教师对自己各项符合度而打的分数
Di 表示对教师自评要求各项所加给的权重
4.2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表明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模型的客观性,公平、公开的原则。
9uij aij??U,V? dj??ciaij aij?ni?0其中:
U 为评价的主要因素,
V 为评价因素分等。
Ci 为学生对教师的各项评价要求所付的权重 N 为填写有效调查表的人数
4.3 由学校领导组成通过听课对教师的评价
学校领导对教师指导性,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体现了评价的权威性,真实性。同时也是作为教师提拔的一个方面。
gij?cij?ck?15
ij建立综合评价矩阵
B?A?R??b1,b2??,bm? B??,??----主因素决定型
?ai,?j?1,2,??,m? Bj?max?rij?1?i?n?分别上式中加权进行如下计算以表明确定得分的有效性,超出的、这个范围
就意味着无效。
QM?
R?60%?W?40%其中:
M 为教师的分的有效性 (0.75?M?1.25) Q 为教师自评的总分 W 为学校领导评判的总分 R 为学生评价的总分
第 5 页 共 1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