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学业方面
学业挫折是指由于学习上的失败或偶尔的失败给大学生造成的一种心理障碍。它大概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成绩好的学生偶尔失败的挫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仅在同学中较有威信,而且也较能受到老师的偏爱,在学生不成熟的自我意识中便形成自己“只有好不能差”的晕轮光环,抗逆力相对较弱。二是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挫折。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本身的成就动机相对较弱,虽然也希望通过努力把学习搞上去,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长此以往便会心烦意乱,紧张焦虑, 产生较为严重的挫败感、失落感。
⑶人际交往方面
人际交往是人们获得愉快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青年大学生第二性征基本成熟,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变得迫切而含蓄,非常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同和理解。同时,受到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也在不断模仿学习,自我的社会化逐渐成熟, 开始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形象和地位,希望在同学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此时,大学生比较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惶恐和焦虑,在行为上也容易表现出逃避、自我封闭,沉迷于自我世界中。
⑷情感方面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 把感情看得很重、很执着,故而也极易受到伤害。青年大学生的情感挫折主要有两种: 一是来自朋友之间的情感挫折;二是来自异性的情感挫折。一旦出现问题便会倍加苦恼,严重者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
⑸生理缺陷及家庭问题引起的心理挫折
这类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他们总体表现出性格较内向,敏感多疑,往往沉迷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容易因同学们不经意的行为产生挫折心理。严重者会发展到癔症、社交恐怖症, 甚至自杀。
四、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论挫折教育未来的发展 巴尔扎克曾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呢?
6
⑴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首先,应使大学生认识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培养耐挫折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懂得社会生活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无论在哪个社会里生活,个人的社会需要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难免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等等只不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而已。实际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天灾人祸发生,总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挫折,只是挫折的轻重程度不同,产生的影响不同而已。
大学生遇到挫折时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表现主要是源于错误的认知。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挫折的错误认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他们认为挫折不应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一旦遭遇挫折就会出现不良的行为表现;二是以某方面的挫折来否定整个自我;三是大学生把某一次挫折的后果想像得非常可怕,对挫折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可以说是提高大学生挫折耐受力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一方面要使大学生看到挫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挫折的两重性。挫折的两面性,是指它既给人带来焦虑和痛苦,也可激励人发奋图强。对于挫折,不要只看到它消极的一面,也要学会发现它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到 “失败乃成功之母”
事实上,大学生也总是在遭遇困难挫折之后才得以成才、成功的。只有当大学生认识到挫折的客观存在以及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才能鼓起勇气和信心,用坚强的意志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⑵创设适当的“逆境”,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力
心理学原理表明,影响挫折承受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挫折经验,生活阅历丰富、饱经风霜的人比一帆风顺、涉世未深的人更能承受挫折。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顺境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许多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娇生惯养,缺乏应付挫折的经验和学习、 体验挫折的机会。一旦遇到挫折,就显得手足无措,出现攻击、逃避、冷漠、自卑等非理智的反应甚至作出轻生自杀的极端行为。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利用课堂、班团活动、个别辅导等创设艰苦的环境,把学生置于“逆境”中,磨练其意志,提高其挫折承受力。教师有计划地开展远程野营拉练、登山、野炊、长跑、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给他们压担子、 加压力,让其在“不幸”中成长,在实践中“自讨苦吃”,自我锻炼,以提高自理能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生存能力。同时,也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预演挫折“逆境”教育学生。
⑶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
心理防卫机制,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挫折或心理压力,适应环境而使用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个体维护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独特的心理过程。为了减轻甚至摆脱受挫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以谋求自我安全,恢复心理平衡,避免行为失常,应当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一是有意识地
7
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如升华、补偿。升华是指当一个人在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兴趣上遭遇挫折时,转移到另一个更有价值的事业上去,如歌德失恋创作出不朽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有的大学生因失恋极度悲伤,甚至萌发轻生念头,经疏导后,专心于学习,成为佼佼者,也可视为升华作用。我们平时说的“化悲痛为力量”,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升华。补偿也称替代,是指当目标受阻时,暂时放弃,以另一方面的成功来加以弥补。如一个不擅长吹拉弹唱无法在晚会上一展风采的学生,可以刻苦攻读,成为品学兼优者来赢得同学们的敬重,所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二是当遇到挫折,感到强烈痛苦,焦虑不安时,不妨采用合理化机制,类似于阿 Q 的精神胜利法。 “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是最典型的两种合理化机制。
⑷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循环教育模式
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对其个人发展、 家庭幸福乃至社会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健康的人才是建立在他 (她 )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之上。 由于挫折的产生与社会、 家庭和学校等多个方面相关,因此,开展挫折教育时,势必结合三者特点,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循环教育模式方能显效。
㈠ 在学校方面:
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外,应多加强软措施建设。一是积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同学在一种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二是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信任度。三是通过心理咨询机构等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四是加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亲临实际,感受挫折,认识挫折。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校尤其需要完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化解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产生的恐惧、厌烦、甚至违法犯罪、轻生等念头和心理,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把就业指导放在就业形势宣讲与求职技巧介绍上。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专门在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增加这方面的内容。现在高校基本上都建有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为高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前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调适心理、学会应对。二是在后期就业指导中,增加法律法规教育,树立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心理,以及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与敬仰,引导学生以阳光的心态、健康的心态面对一切。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当然也不例外。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至于在求职过程中因遭遇挫折而采取过激行为,这也要求高校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就业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如果高校能时时刻刻给他们关心、关怀、帮助和指导,提供就业信息、给予求职帮助、分析失败之处,鼓励他们坚强面对,也许很多让人痛心的悲剧可以避免。这也告诉我们,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后期,需要重点关注那些多次求职仍未果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化解心理矛盾,实现顺利就业、和谐就业。
8
㈡ 家庭方面:
作为父母,一方面不要因为孩子进了大学,就主观认为其思想心态已成熟,而不再给予关注。恰恰相反,作为社会缩影的大学,大学生在其中接触、 感受的事物更多,加上他们心态的不成熟、 不稳定,更容易产生问题。此时,父母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另外,挫折的个体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个人认知力的不同。因此,作为父母,平时的言行举止至关重要,要辩证地看待身边的人或事,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力。
㈢ 社会方面:
一方面我们期望社会上更多的部门能以宽容的胸怀信任大学生,支持和接纳他们的社会实践和就业,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不良事件的发生,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以及社会媒体对于社会现象的客观报道,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此,才会使我们的大学生正视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的挑战。
五、 结 语
总之,高校挫折教育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学校、 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合作。高校的培养工作是核心,应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为他们正确地解读社会现象,引导他们客观地看待社会事物,树立正确的事物认知力,提高抗挫折能力。
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应当确实担负起自己对自我、 对家庭、 对他人、 对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勇敢地面对人生道路上任何困难与险阻,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勇气投入到学习中去,珍爱宝贵生命,升华美好人生,争做生活强者, 奏出生命更强音。
参考文献:
[1]张俊,张孝茂.谈加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4卷第3期.
[2]蒋俊梅.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3]骆小济.当代大学生心理挫折教育探索.[J].边疆经济和文化,2010年第2期. [4]王曾.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现状及其原因分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总第58期
[5]吴铁鸣.试论挫折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J] .教育探索. 2001,(2). [6]付宏渊.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调查分析.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9年,第2期 [7]段鑫星,赵玲.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50
[8]张旭东,车文博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9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