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教案(7)

2025-05-06

a) 布置任务II: 给正文第2段中描写比较经典的排比句添加波浪下划线,在引导排比句的词语下添加着重号,将文章第二段中“烟雾”二字设置成“亦真亦幻”动态效果 b) 引导: 通过浏览网站,独立完成任务II 观察与体会,着重号下划线和动态效 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体会边框与底纹的使用约定 拓展课本内容,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对加粗与倾斜,着重号、下划线就要更明果对文字的显一些,人们总能一眼就看出文字中划出的部分。影响 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点语句、关键字等都可以用 着重号和下划线标志出来。 动态效果是一种强烈的突出文字的方法,可以运用动态效果突出文章的关键字和中心思想等。在大量的静态的文字中,一个词语的稍稍一点动态信息,都会被读者轻易地发现。它也同时给人带来一种活跃的感觉,所以,在正式的文件中,一般不会出现。 动态效果是一种只在电脑上可以看到的效果,在其它所有输出介质上,都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帧 让学生同时观察一下其它动态效果,对所有动态效果的感觉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可以为下面的开放性练习打好基础。 b) 点拨: 体会动态效果的优点及缺点,各种动态效果带来的不同感觉 尝试其它的观察字体对话框,除了已经讲过的效果之外,效果 还有些什么效果? 3、 设置文字的边框和底纹 a) 布置任务III: 给作者签名加入适当的边框和运用底纹技术,突出显示第二段中的动物和植物。 思考:磅值的大小与边框线粗细的关系 b) 引导: 边框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少用到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对人名加入方框,在中国,表示这个人已故,所以,不要乱用。 底纹的应用稍多些,但要注意,底纹的颜色一定要浅,否则,那个区域给人的感觉就会象块补丁似的,与其它地方不协调。而且,底纹的颜色设置与文字的颜色设置反差一定要大,否则,容易出现“底纹掩盖文字”的现象。毕竟,不论我们如何设置效果,文字的内容还是第一需要保证的。 通过浏览网站,独立完成任务III 体会边框与底纹的应用效果,体会底纹与字体之间的协调使用 c) 点拨: 应用范围中有“文字”和“段落”两种选项,操作与尝试

注意区别。在选择段落时,在选项按钮中可以对上、下、左、或边框距正文的尺寸进行调节 课堂 检测 拓 展 实 践 作 品 展 示 课 堂 小 结 附:上课题目要求

课堂实践任务与要求:

任务1: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

? 将标题文字设置成“华文彩云”,“三号”,颜色设置为“浅橘黄色”

? 将正文第一行文字“百草园”加粗、倾斜 思考:

? word中文字大小单位有几种?

? 字号和磅值的大小和文字的大小有何关系? ? 如何设置比72磅还大的字?

任务2:文字着重和特殊效果

给正文第2段中描写比较经典的排比句添加波浪下划线,在引导排比句的词语下添加着重号,将文章第二段中“烟雾”二字设置成“亦真亦幻”动态效果 思考:

观察字体对话框除了已经讲过的效果还有些什么效果?

任务3:设置文字的边框和底纹

给作者签名加入适当的边框和运用底纹技术,突出显示第二段中的动物和植物。 提示:

1、 布置:“学科总动员”综合练习 2、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 1、 展示一篇活泼小文档 2、 布置: 给指定的文章,添加适当的修饰,要求体现文章本身的气氛和自己的审美观点 3、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 练习 观看屏幕 思考、讨论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技术内容的掌握情况 向学生展示字体、字号、颜色在表达某种气氛时的特殊作用,同时也针对下面的练习给学生以启发 巩固所学知识,考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审美情趣 观看投影,倾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作品,自评侧重于审美情听思考 趣、技术的应用。集体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方案, 1、 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加粗、倾斜 2、 文字着重和特殊效果 3、 设置边框和底纹 4、 合理应用修饰技术 倾听与理解 通过展示作品,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拓展知识面,完善与提高本课内容 贯穿全课,让学生有一个整体认识。

姓名要用“方框”,说明这是一个已故的人,底纹一定要浅。

思考:

? 磅值的大小与边框线粗细的关系

? 对话框右下角应用范围中文字和段落选项的区别?

综合实践题目要求:

? 实践1:把格言的作者靠右对齐。

? 实践2:把该段文字中的a*a改写成a2

? 实践3:该病句为重复冗长病句,请你把该病句中重复多余的部分用删除标记。

? 实践4:(1)将给出的3个词组加上边框

(2)把这三个词组添加到下面三个句子中合适的位置,然后在词组的下面加上横线,表示是你增添的词。 ? 实践5:(1)对“戎机”、“度”、“郭”、“著”进行注释。

要求:给文章中所要注释的文字右上方加上编号,然后在该文章下面写上该编号和字词再

加以注释。

(2)在本段文章中的一个通假字下面加上点。

拓展与实践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给指定的文章,添加适当的修饰,要求体现文章本身的气氛和自己的审美观点

第三单元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课 数据的排序与筛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在Excel中使用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对数据进行统计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用排序和筛选功能,排出我国在奥运会上的金、银、铜牌以及奖牌总数的排名情况。 二、教学重难点:

1、数据的排序 2、数据的筛选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数据的排序:

下表显示的是2000年奥运会上的10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赛成绩,我如果要看出谁是金牌大赢家,谁排第二、第三?,谁是银牌大赢家,谁是第二、第三?,但是这张表不能直观地看出金、银、铜牌多少的排名顺序。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Excel的排序功能,将金牌数目最多的国家排第一,数目第二的排在第二位?依次排下去。若金牌数目相同时,就根据银牌的多少来排列顺序;若银牌数目又相同,则根据铜牌的多少来排列顺序。

操作步骤如下:

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教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训课题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