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汇报设置页边距后页面的变化情况,总结页边距的设置作用。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操作,掌握页面方向的设置。而且在此环节中还拓展了页边距的设置,让学生自主探索了解该功能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
B、分栏
师:为了能够让不同的文章看起来更加清晰,分明,我们可以将页面进行分栏设置。
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分栏设置,自学过程中可以查阅课本P45-46页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分栏”对话框中其他选项的作用。
问题:
1、如何对页面进行分栏设置?(格式 → 分栏) 2、我们只能把页面分成两栏吗? 3、每一栏的大小都一样吗?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点。学生带着分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自学,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应该可以基本掌握分栏的设置。
C、美化版面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种美化版面的方法,也欣赏了一些版面设置很精彩的作品,你觉得在美化版面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师总结:
1、即不能用文章或图片将整个页面占满,版面清晰很重要
2、排放文字或图片的区域不能留出较大的空白区域,否则会给人有一种未完成的感觉。 3、图片排放时,应考虑对称性,使得整个版面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4、色彩明朗,要注意不同颜色间的搭配与协调。 5、版面醒目,主题明确,远看成块,近观成行。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观察优秀作品,分析、总结出美化版面时的要点。 D、综合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文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各种美化方法,制作出一篇图文并茂的文档,并完成版面的设置、美化。
师不断巡回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鼓励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E、作品展示
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汇报制作的心得体会,其他学生评论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设计意图】
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操作美化文章版面,学以致用。 3、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与技能” 六、教学反思:
第四课 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使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在 WORD中几何图形的画法,颜色变化及修饰。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
创设成功阶梯,激发学生求知欲,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几何图形的画法与上色。 难点是:图形的修饰。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切入正题,在新课导入阶段,我选用了最简单、最直观的一种方式,即让学生欣赏一篇带有边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的精美文档,引导学生观察文档中有几个对象,如果让同学们来做,需要老师什么帮助?要不要老师提供什么素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新课的讲授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2、新课讲授:
本节课内容简洁明了,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二是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如果说自己能做的,那就让他尝试做,当然也会有学生碰壁的,这时由一个会操作的学生来演示并阐述过程。
要是学生不会做,需要帮助,从而引出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概念。
首先讲述文本框的画法,教师对照书本第 67页先示范一篇,动作稍慢,给学生留心观察的时间。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很强,讲完一个知识点后,要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的内容。 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步骤,自己操作,教师巡视。
如发现有多数学生在选中边框的情况下插入文本框的,大家讨论来纠错。 学生继续操作。
对照范例和学生刚才的作品,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文本框,显得不太美观,于是教师示范对文本框进行修饰,如学生来讲述,奖给卡片。
剩下一条黄色彩带,有没有同学知道从哪儿找?老师给大家一个提示,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完成,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是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学生任选其一)
A、第一层次:学生对照书本上的练一练(71页),模仿制作。此图片包括艺术字、文本框和自选图形,此项练习的目的是巩固现学和已学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操作能力。
B、第二层次:我把事先做好的范例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以模仿制作,也可以自由发挥,制作板报、贺卡等有个性的作品。
这项练习一是能复习以前所学的绘图工具和画图知识;二来还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协同合作完成)
学生练习期间,教师可通过屏幕监视或巡视查看学生的操作情况,随时发现、分析问题、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解决问题。老师既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又进一步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操作能力。 4、成果展示
大约 15~20分钟后,绝大部分学生已顺利完成作品的制作,此时,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也为使学生完全参与到教学中来,我将一些成功的、有创意的作品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并要求其讲解制作过程,锻练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概括总结能力,然后教师再进行简单点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此时是学生最疲倦的时候,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我采取了互动式小结。在此过程中,我用多媒体一步一步展示此节所讲内容的目录,让学生回答每项操作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最后我再加以强调补充。这种做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 信息与信息技术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