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素分析的学科有效教学改进策略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有效教学”共营小组资料
(一)课例研讨 自主文本对话
学科 数学 教者 赵琪 课题 (一 )年级第(1)册: 课型(新授 ) 第( 1 )课时 自 主 文 本 对 话 的 感 悟 ︵ 含 个 人 教 案 预 设 ︶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今天猴妈妈出门了,给小猴子留下了一些桃,(出示图片)这么多呀!可把小猴乐坏了。 2、小朋友们:盒子里有( )个桃子,外面有( )个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个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今天我们先帮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会列式吗? 9+4=1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用小棒摆一摆吗?(结合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并通过摆一摆,算一算,亲身经历并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从而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 2、同桌之间边摆边说。 3、指名实物展示(教师注意在边上点拨) 师:9和几凑成10?4被分成几和几?(板书) 为什么把9凑成10?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真聪明,同桌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好吗。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动脑筋、摆小棒,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来算9+4,(在个性化算法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进行算法最优化) 二、试一试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来算一算,看那些小朋友学的最认真! 指名说一说你的想法,生说时师板书 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题都是从第二个加数里分出一个1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凑十法”。 三、拓展练习 1、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吗? 全班交流。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了9+4 9+6 9+7 9+3 9+9,它们都是(板书)9加几。 2、小猴也给大家带来了3组有趣的题目, 如果能发现里面的小秘密。小猴就会带大家去游乐园游玩,想去吗? 出示第一组题,指名计算。比较上下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呢?(练习由易到难,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学生快速口算。 4、闯了这么多关,终于到最后一关了,有没有信心通过最后一关啊?请你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下面的9口算题。 (1) 独立计算,汇报。 (2) 把它们比一比,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发现其中的规律,做九加几的算式的时候更迅速) 四、全课小结 9+4的算法多样,当学生的算法全部展示出来后,要进行算法的比较,以便算法的最优化。另外 ,在学生探索算法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次,会算的学生只要思考计算自主文本 对话的疑惑 过程,会说出算法就行了,不明白的学生可以借助小棒来理解。还要呈现九加几的全部算式,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以便学生更方便快捷地掌握九加几的算法。 《基于因素分析的学科有效教学改进策略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有效教学” 共营小组资料 (二)伙伴合作 师徒指导文本对话
学科 数学 指导者 冯洁
课题 参加者 (一 )年级第(1 )册: 冯洁、魏娟、赵琪 课型(新授 ) 第(1 )课时 1、复习铺垫 口算4+6= ( )+7=10 1+5= 3+( )=8 10-3= 10+3= 8-5= 10+6+3= 2+8+1= 10-7+4= 对话:复习阶段应该和本课的新内容有关联,最好是为今天学习的新方法“凑十法”做铺垫。 2、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今天我们先帮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会列式吗?名回答,3人左右。)9+4=13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拿出你们的小棒来与 代替桃子摆一摆。 文 对话:9+4=13很多同学都已经会算,是不是可以让学生分层次来:可以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帮助不太明白的学生,不会算的学生可以借助本 小棒来摆一摆。等学生的算法全部摆出来后,一定要进行算法的比较:对 “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话 3、梳理“凑十法”的步骤 指 第一步见9想1 导 第二步4分1,3; 、 第三步9+1=10; 问 第四步10+3=13 题 对话:是否可以转换成 第一步见9想( ) 讨 第二步把( )分成( )和( ) 第三步9+1=10; 论 第四步10+( )=( ) 摘 更方便于记忆凑十法。 录 4、拓展练习 师生互动: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来出9,你们随意出一个数字,然后我们一起说出它们相加的得数,好吗? 对话:不以游戏的方式呈现,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说出九加几的全部算式,将它们罗列在黑板上。书上也有这样的一组算式,让学生在边填写得数的同时自由观察发现规律,把凑十法的前两步内化,从而将9+( )完全转化成10+( )来算。 修改后的教案更顺畅,开头的复习阶段为凑十法做了小小的铺垫,收获 在新授阶段,分层次让学生思考9+4的算理,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与反思点更自由地进行思考和交流。把凑十法的四个步骤用括号来遮盖,巩固滴 学生记忆。最后把九加几的算式全部罗列,让学生发现规律,进体会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课题研究——有效教学” 共营小组资料
(三)课例研讨试教教案(1)
学科 数学 指导者 冯洁 课题 (一 )年级第( 1)册: 课型(新授) 第(1 )课参加者 时 教学目标 教师指导与帮助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从实际情景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 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 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一、复习铺垫 1.8可以分成1和( ) 5可以分成1和 ( ) 3可以分成1和( ) 听算 6可以分成1和( ) 2.9+1+3= 9+1+2= 9+1+7= 思考:每一组算式9+1+9= 有什么特点? 1个十和5个1合成( ) 一个十和9个一合成( ) 6个一和一个十合成( )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在上课之前赵老师先给同学们说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下山来,在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桃子,它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9(示图),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桃子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桃的事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今天我们先帮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会列式吗? 2、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有多少个桃子,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你觉得哪种方法好呢? 4、边演示边讲述:盒子里有9个桃子,放进1个是10个。先把盒外的4个桃子分成1和3,然后把1个桃子放进盒子里装满了10个,9个和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9和几凑成10?4被分成几和几?(板书9 + 4 = 13) 追问:4为什么不分成2和2呢? 第一步见9想( ) 第二步把4分成( )和( ) 第三步9+1=10; 第四步10+()=() 四、试一试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的“凑十法”来算一算,看那些小朋友学的最认真!9+7= 五、拓展练习(想想做做各题 1、小朋友学的这么快,下面请你快速地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想想做做第2题)全班交流。 2、、揭题:今天我们学习了9+4 9+6 9+7 9+3 9+9,它们都是(板书9加几)。还有哪些九加几的算式呢?观察:有什么特点?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 学生列式9+4=13 不明白的同学摆一摆小棒 能一下算出来的同学和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小组汇报。 为后面的“凑十法”做铺垫 提出数学问题 思考解决方法 借助小棒解决问题 理顺计算方法 比较算法,进行算法最优化 介绍凑十法的算理及思维过程 梳理凑十法的步骤加强记忆 巩固凑十法 发现得数的个位和第二个加数的关系更快记忆凑十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什么叫“凑十法”? 学生学说凑十法的步骤 9和2不能凑成10 《基于因素分析的学科有效教学改进策略的行动研究》 “课题研究——有效教学” 共营小组资料 (四)课例研讨试教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