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省级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小学创建于1912年,迄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学校以特有的教育文化辐射力为地方、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美学理论引导下,引领全体教师用美的规律塑造学生美的自身,用善的智慧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落实“用真爱关注生命,用智慧奠基人生”的教育理念。以“追求教育的公平性,努力服务于每个学生”、“追求优秀的教育质量,努力构建高效课堂”、“追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打造文化品牌”为目标,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学校蓬勃发展,努力创办校园环境美、教育手段新、教学质量优、办学特色鲜明、整体水平一流的学校。 一、学校概况 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2034人,教师114人。校园占地面积1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18856.66平方米平方米。建有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科技室、多功能教室、计算机房、实验室等共计11间专用教室及1个高标准操场,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校教职工114人, 其中,中青年教师约占九成以上,富有朝气和活力。取得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凭的教师占到了教师总数的90%以上,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4人,小学高级教师79人。
二、创建概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切实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我校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校
长任组长,班子成员各司其职。为了使文明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我们通过制定创建规划、实施方案并分阶段制定工作措施,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我校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学校十分重视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我们深信,只有一个作风好、团结、清廉、高效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一支文明、进取、拼搏的教师队伍。为此,我们积极从班子建设入手,认真学习,通过抓认识、抓制度、抓考核,努力把理论学习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学习的要求上,切实做到“四个性”,即计划性、系统性、广泛性和持久性。在学习的效果上,始终强调要立足实践,联系实际,做好各自分管工作。
2.发扬民主,完善制度。党的组织原则也是一个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来源和体现。从学校近年来班子建设的情况看,这一制度是坚持得比较好的。一是体现在决策程序上。对学校的重大部署,如发展思路、奋斗目标,都能在广泛听取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决定。二是体现在广泛发扬民主上。通过不断健全完善校务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大会,广泛听取全体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保证班子决策的科学性。三是体现在具体工作上。每位校级干部都能自觉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威信,根据分工,履行职责,既顾全大局,又相互补位。学校领导班子运作和谐、气氛良好,决策领导水平不断提高。
(二)找准定位,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由于受沿湖风光带建设
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我校入学范围内的人口大量外迁,生源外流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校的发展。同时受寄宿部撤销的影响,学校工作面临新的更大的困境和挑战。但我们没有因此而放弃,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去年在迎接省两项督导评估检查过程中,学校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所有的班级和功能教室都将配备“班班通”。在硬件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我们结合学校的深厚的文化积淀,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为学校的未来找准定位。我们以校训“坚定、勤奋、文明、健美”、教风“爱生、敬业、务实、创新”、学风“勤学、好问、过标、争先”等为文化内核,提出了培养“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精神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提炼出“踏实进取求卓越 一丝不苟争一流”的校园精神,并以“用真爱关注生命,用智慧奠基人生”为核心理念,开始了走内涵发展的道路。
学校努力创建“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谐校园、精神家园”,把“依法治校、素质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强校”作为学校的发展策略,不断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大力倡导尊师爱生、团结友爱、诚实勤奋、自律自强的校园美德。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营造校园文明氛围和落实美化绿化净化等工作。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形成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办学理念,扎扎实实的开展教学工作,推动了学校工作的全面进步与快速发展,实现了学校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也在兄弟学校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科研兴教,拓展业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打造“学习型”团队。我们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以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和本单位组织的学习为主渠道,以自我学习为主要形式的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教职工终身教育。我校一直实施外出学习培训的老师“学习有记录,学后有反思,回校有交流”的制度,努力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知识更新为重点的教师培训机制,使学校教师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水平。三年多来有500余篇教师的论文、案例、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在各种征文活动中获奖或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另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教师进行读书沙龙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等。目前,学校已形成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广大教师积极研究课题,撰写论文,走科研兴教之路。未来我们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提高科研层次,加深科研力度,做好课题的深化研究,并且能把成果用于提高课堂效率上,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2.强化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狠抓内部管理,实行教导处、教研组分级管理。学校行政分工负责蹲点各教研组,做到随堂听课并参与教学全过程。教导处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质量检测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并做到了细化、量化、科学化、公开化、合理化,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加强任课教师的优化组合,认真制定了科学的奖励办法,加大了对教学质量监
控的力度。做到向课堂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使学生能快快乐乐到校,轻轻松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