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参考资料【教案】(3)

2025-04-30

(2)关注学生思考方式的多样化。要重视对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证明等活动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参与度、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还有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条理性、自主评价等.对有关概念学习的评价,应主要通过实例进行;对有关性质学习的评价应更多考查学生是否能通过具体的思考方法去理解;对有关计算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是否懂得基本算理.

(3)关注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的领会.本章中蕴含了分类讨论、类比、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从定性讨论

6

到定量分析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些是本章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深入体会,举一反三,并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反馈.

(5)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和实践.本章在“操作”、“思考”等栏目下安排有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要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进行鼓励性评价;要指导学生利用“阅读材料”学习用尺规作正五边形,利用“探究活动”材料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问题,并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具体说明

26.1 圆的确定(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道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了解三角形外心、外接圆、圆的内接三角形以及多边形的外接圆和圆的内接多边形等概念.

(2)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并能初步运用点与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3)会画三角形的外接圆.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圆的认识,是在实验几何的学习中,知道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所成的图形。学习点的轨迹后,明确了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学生已经知道,“如果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长,那么这个点在圆上”,而对于点在圆内、点在圆外这两种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只能根据图形直观进行判定(以圆周为分界线)。本节指出可以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即根据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判断.

在研究了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之后,进而研究由平面内几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圆的问题.学生已经知道经过平面上一个点、或两个点,都有无数个圆,于是提出平面内三个点是否能确定一个圆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课本中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即分“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及“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这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再导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的结论.

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圆的半径,本节明确指出它是“联结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要将半径与半径长区分开来,而以前的课本中有混用的情况,需要修改.

7

(2)对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可先进行定性讨论,再进行定量分析.在进行定量分析时,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推出相应的“点与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可以理解为这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反过来,由“点与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的大小关系推出相应的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可以理解为这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这也是“边款”中关于符号“?”的说明的真正含义.

(3)例题1是对点与圆位置关系判定方法的初步运用。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每个小问中哪条线段的长可以看作是⊙C的半径.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思考”是为接下来的“问题”研究作好准备。通过思考,既让学生知道“在平面上,经过给定两点的圆有无数个”这样一个结论,又知道经过平面内给定两个点作圆的方法.

(5)在“问题”研究时,学生可能不会想到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的情况,直接得出“在平面上,经过三点的圆只有一个”错误的结论。在教学时,应指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在定理中强调三个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条件,同时注意到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的圆不存在.

(6)例题2是让学生学会画给定三角形的外接圆.例题有意识地安排学生画一个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边款”中也指出这个钝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这个三角形的外部.而课本中图26-5(1)的A、B、C三点其实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所确定的圆心O是这个锐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这个圆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在练习26.1中,又安排学生画出给定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并要指出这个外接圆圆心的位置.这种安排,是要让学生在会画出各种给定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同时,总结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的位置特点,知道“锐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这个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这个三角形的外部”这三个几何事实.

(7) 练习26.1第3题,是引起学生对四边形外接圆的思考,让学生知道任一四边形不一定存在外接圆.

3.练习答案

练习26.1 1. 图略.

2. △ABC的外接圆的圆心在斜边AB的中点位置。因为斜边AB的中点到△ABC的三个

顶点距离相等。

3. 经过不在一直线上的任意四点,不一定可以作一个圆.如:对于对角线不相等的平行

四边形,经过它的四个顶点的圆不存在;对于矩形,经过它的四个顶点可作一个圆.

8


九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参考资料【教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体育素材资料-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汇总通用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