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历史选修1、4复习资料(2)

2025-04-29

政治 军事 思想 社会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有利于革新社会风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风俗 庭政策 特点:核心措施:农战、法治;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全面性) 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彻底性) 3、历时最久: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8年(长期性)

4、推行力度大:商鞅变法过程中,采取严厉手段,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 5、成效最明显: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壮大

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有效性)(进步性)

三、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历史作用 1、积极作用:

政治: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建设从此开始。 经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总之,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秦国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历史局限性:w.w.w.k.s.5.u.c.o.m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二)性质: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 【疑难解惑】

一、秦国改革的具体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二、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顺应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商鞅变法得到统治者支持,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支持。 ③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行之有效。

④商鞅改革态度坚决,不惧权贵,执法如山,而且取信于民。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梳理】

一、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w.w.w.k.s.5.u.c.o.m (一)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社会相对安定,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 (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三)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 二、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前期 推行均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无主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北魏政冯太田制荒地分给农民,土地不得买卖,权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后主(核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 持 心) 重点 设立三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掌握,有利于中央创建长制 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负责清集权的巩固 新制 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选修一 选修四 第 3 页 共 17 页

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汉化政策 整顿吏治 推行新的租调制 迁都洛阳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 移风易俗 政治改革 ①北魏吏治得到改善,②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原因:1、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挠改革2、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应困难3、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骚扰和威胁4、旧都偏居塞上,成为北方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经略中原困难5、洛阳农业发达,帝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实现南北统一的愿望。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姻、改籍贯 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推动政权向汉族尊崇儒学、恢复汉族礼乐制度、王朝统治模式转化,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三、探讨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二)意义: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缓和了民主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基础。 【疑难解惑】

1、对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评价

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鲜卑族的统治。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及作用来看,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吸取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在改革过程中,孝文帝表现出了超群的胆略和卓识。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对其改革应予以充分肯定。

同时,也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拔民族衰亡的路线。”这种观点未从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是根本错误的。我们不能以“文”“武”或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来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

评价孝文帝及其改革,我们必须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主要活动,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认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课标及教学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结构】 原因:土地兼并使农民赋税增加,还要承担徭役,受高利贷的盘剥,社会连年的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 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具体表现:农民起义和兵变相继爆发 日益辽和西夏与宋发生多次战争 激化 民族对立严重 背积贫原因:1、集中军权。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景 积弱“更戍法”;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局面积弱 2、在荒年招募流民当民,军队素质下降; 的形3、步兵为主,武器质量差,影响军队战斗力 成 表现:对辽和西夏战争败多胜少 选修一 选修四 第 4 页 共 17 页

江苏高考历史选修1、4复习资料(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届高考英语一轮专项复习资料6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