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日常填埋作业 方案
5.1 填埋作业管理
5.1.1 垃圾卸料、摊铺 与压实
垃圾通过转运车辆送至日填埋作业面卸料,采用推土机将垃圾摊铺成每层厚度大约为2.5m,采用压实机把松散垃圾逐层压实,压实密度不小于0.8t/m3,按此程序铺填使垃圾总层厚达到2.2m后,覆土厚度为0.3m。
卸车作业 “监督员”使用无线电联系组织卸车作业。压实机操作员和工人应协助现场经理指引车辆进行卸车作业。
摊铺过程中应保证推土机始终处于垃圾层之上;避免垃圾成堆或散落。一般推土机至少推平压实3个来回。在摊铺后一层垃圾以前,前一层垃圾必须压实完成;取得良好压实效果的标志是,压实机可以平稳驶出作业面,而不会陷入垃圾中。
5.1.2 填埋作业方式的选择
采用下推式斜面作业法和上推式斜面作业法两种
5.1.3 填埋作业单元
根据填埋垃圾量的大小,通过选择填埋作业单元的大小及形状,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作业面的大小,减少臭气、蝇鸟以及渗沥液的产生量,减少覆盖材料的使用量,尽可能降低填埋作业对环境的影响。按照 230t/d 的填埋规模进行计算,每日填埋作业单元宽度约 15m,厚度 2.5m,长度约10m,使用1个卸料平台进行卸车作业。
填埋开始时采用下推式斜面作业法,要求垃圾作业面每升高5.0m左右设置一个,垃圾倾卸后由压实机或推土机向下(向上)推,压实机或推土机的推距控制在50m以内,作业面的横向宽度控制在30m以内,下推式推的坡度为1:3~1:5,按控制厚度完成作业,由压实机压实,继而用同样的模式进行另一层填埋作业,直至完成一个填埋单元,单元完成后进行覆土厚度为0.3m,此时在形成的垃圾填埋体上修筑临时道路形成新的作业面,以便向其它方向开展新一单元的填埋作业,直至填埋完成整个平面。
在环场锚固沟标高下基础容积填满后,即开始向上填埋作业,此时在环场锚固沟标高以上的填埋体必须开始收坡,按边坡1:3,为方便巡检和填埋堆体的安全,填埋高度每上升8.0m,填埋体外边坡向场推进5.0m,形成马道;
填埋体裸露外坡及终场顶面必须及时用粘土覆盖,厚度为0.45m,并均匀压实,再在其上覆盖0.30m厚的营养土并保持一定的坡度有利于表面排水;
5.1.4 库底初始填埋
各阶段开始准备垃圾填埋时,对摊铺于防渗系统上的第一层垃圾,厚度为 2.5m,且都应由精选的不含长的钢材、木条以及较大结块的松散垃圾构成,这些垃圾在“监督人员”的监督下被仔细摊放,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刺穿或破坏填埋场防渗系统和渗沥液收集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