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服务业是传统翻译行业职业化进程的产物,是一个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以及语言相关咨询业务等内容的新兴行业,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2022年中国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目录)
【价格】纸介版:7200 电子版:7200 纸介+电子:7500
【交付方式】电子版Email / 特快专递
【网址】
http://www.70edu.com/xixinfuwu/289779289779.html
1、定义
语言服务业是传统翻译行业职业化进程的产物,是一个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以及语言相关咨询业务等内容的新兴行业,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翻译行业职业化和语言服务业立法问题研究现状
2.1随着翻译学科不断发展和完善,翻译行业的职业化问题日益突出,亟待解决翻译学研究作为跨学科的研究经历了多次转向(Snell-Hornby,2006),如今正经历着“社会学转向”和“技术转向”。在现今大数据时代,从社会学的视角关注翻译学的外部研究自然离不开翻译的“职业化”和国家层面的语言规范和语言政策研究。早在2001年,“翻译职业道德”已成为当年的国际翻译日主题。
语言服务立法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和成果,但仅限于一般的思辨和呼吁。翻译是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加强立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法律保障。发达国家,比如德国翻译行业的立法实践,可以为中国翻译立法提供有效的借鉴。行业法是跨部门法的,具有部门法所没有的优势和作用。中国翻译协会起草的《语言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政策制订》(2013)已获评商务部“优秀”研究项目,明确提出中国语言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加快语言服务业发展的九条政策建议,其中就包括推进语言服务立法。我国已成立以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为主体的国家翻译研究院,其中一个主要战略任务就是推进语言服务立法。
2.2语言服务业立法是翻译行业从“自律”到“他律”的必然结果,完备的立法是该行业健康和成熟的标志研究发现,目前已有不少国家为翻译行业立法,特别是在法律翻译、法庭口译、医疗翻译等事关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领域。例如奥地利的《鉴定专家与口译员法》(简称SDG,1975),美国的《法庭口译员法》(1978,1988),芬兰的《授权翻译法》。还有一些法律提及翻译人员的地位和权利,如《西班牙版权法》中赋予译者与作者同等的版权。对美国的《1978年法庭口译员法》作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指出法律适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1988年法庭口译员修正案》中得到了解决。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部欧盟的语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