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费来源 省部级项目 横向委托项目 经费权重 1.0 1.0 万元经费分值 注:1、国家项目(课题、子课题)(包括军口)指:?°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子课题)。 2、横向委托项目含厅局级各类项目、企事业单位项目。
重点科研机构专项经费:
重点科研机构级别 国家级 省、部级 厅、局级
经费权重 1.6 1.2 0.8 万元经费分值 20 (二)成果分核算
成果分=∑论文分+∑成果奖励分+∑专利分+∑国家标准+∑著作类分+∑鉴定分等
注:(1)只计算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
(2)我校未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人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论文、完成的国家级奖励、起草的标准,该部分 分值采用该项相应分值乘以权重,权重公式:
n?1?im?1?j?nm,其
中n为参与单位总数,i为我校排名,m为参与总人数,j为我校参与人的最前排名。
(3)论文通讯作者单位为高校的Science、Nature论文视为第一单位。
1.论文分计分标准
— 21 —
论 文 类 别 Science、Nature论文 入选ESI排行榜的高被引论文 I区期刊论文 被SCIE索引收录 II区期刊论文 其它 被EI索引收录 国家级战略研究报告 国防报告 被ISTP收录 核心期刊(不包括增刊) 每篇论文分值 300 200 100 70 40 40 300 100 20 5
2.成果奖励分核算
成 果 奖 励 类 别 最高奖 国家级 一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部、省级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厅、局级 二等奖 注:奖励只计算政府奖,其他奖和论文奖不进行计算。
每项成果奖励分值 10000 5000 3000 1000 500 200 100 20 3.专利分计分标准
— 22 —
专 利 类 别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 每次专利分值 80 5 5 4.国家标准
标 准 类 别 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推荐性国家标准 GB/T 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
每个分值 300 150 50 5.著作类分计分标准
著 作 类 别 独著(学术类) 合著、主编及编著 分值 60 30 6.软件著作权及新品种认定计分标准
类 别 新品种认定 软件著作权
分值 200 20 7.通过鉴定计分标准
鉴定级别 省部级 国际领先或先进 国内领先 每项鉴定分值 30 10 三、有关说明
— 23 —
(一)科研工作量计算工作由科研院负责安排,教师通过科研平台管理系统登录,院(系)确认,科研院认定。
(二)同一篇论文多次检索,按最高级别进行计算。中文核心期刊依据《中文核心要目总览》最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三)同一成果先后获各种奖励,按最高级别计算分,不重复计算。
(四)所有科研成果均以正式发表(出版)、颁发奖励证书原件、文件为准。
(五)每一本著作只计算一次,计算在第一个单位为高校的作者所在院(系)。
(六)纵向经费以合同值为准,横向经费以项目到款额为准。不对个人当年不同项目的到款进行累计计算。
(七)计算时间周期:当年1月1日至当年12月31日止。鉴于登记时,教师可能拿不到实物,在第二年度由科研处确认后可以进行补充登记。
(八)对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或项目未按计划进展、造成重大影响者,则扣除相关的工作量分值,同时扣除相关责任人所在单位当年总工作量的1%。
四、本办法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负责解释。
— 24 —
附件4
高校社会科学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争取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繁荣和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强创新及社会服务能力,结合我校社科科研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科研工作量计算原则和计算方法
1.科研工作量计算原则是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引导科研人员获得大项目、大成果、大应用,统筹设计。
2.科研工作量采用分值进行计算,以自然年度为计算周期,根据科研项目及其到账经费额度、成果形式及其它情况全面综合考核确定。计算方法为:
科研工作量总分=经费总分+成果总分 二、科研经费分计算办法 1.科研经费分计算公式:
经费总分=∑〔项目经费额(万元)×万元经费分值×经费权重〕
2.科研经费分计分标准:
项目来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权重 万元经费分值 2.6 60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