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实验报告(二)(2)

2025-07-19

当固定q=8时,序列的形状固定了,p值的不同只是将序列平移了。但由于序列长度有限,造成信号的截断。

由于q值一样,频谱幅值理应一样(因为序列的形状没变化),但由于信号被截断,当p=14时,产生了明显的频谱泄漏(即截断等价的窗函数引起的频谱搬移)。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混淆(高频分量高于1/2的采样率)。

2、观察衰减正弦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

①令α=0.1并且f=0.0625,检查谱峰出现的位置是否正确,注意频谱的形状,绘制幅频特性曲线。②改变f=0.4375,再变化f=0.5625,观察这两种情况下,频谱的形状和谱峰出现的位置,有无混淆和泄漏现象发生?说明产生现象的原因。

结果分析:

①α=0.1并且f=0.0625时,衰减正弦序列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谱峰出现在n=1和15处,和理论计算一致。 ②当α=0.1,f=0.4375和0.5625时的时域图形:

从上面看来,它们时域只相差正负号。则频域应相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频如下:

可以看到它们相频确实相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同时从幅频图可以看到产生了混淆和泄漏。因为f比较大,频谱的主分量比较大,naquist频率超过了25Hz,故产生了混淆和泄漏。

3、观察三角波序列和反三角波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

①用8点FFT分析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幅频特性,观察两者的序列形状和频谱曲线有什么异同?(注意:这时候的可以看作是经过圆周移位以后得到的)绘制两者的序列和幅频特性曲线。②在和的尾补零,用16点FFT分析这两个信号的幅频特性,观察幅频特性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信号之间的FFT频谱还有没有相同之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结果分析:

①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序列形状和幅频特性分别如下:


DSP实验报告(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实验四 T-SQL编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