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意见讲话(3)
2025-04-30
第三,要积极探索,稳妥推动乡镇卫生院的运行机制改革。近几年来,各乡镇卫生院在内部管理及运行机制上进行了初步尝试,但总体效果不明显。今年,要在经营理念、人事管理和劳动分配制度上多思考、多运作。县卫生主管部门要注意引导和指导乡镇卫生院进行改革。要以改变人事劳动分配方式为突破口,深化单位运行机制的改革,盘活现有卫生资源,摆脱发展困境。可以在有条件的单位先行试点,成熟后进行面上推行。
(二)以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带动公共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建设问题,要求各地在2006年之前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省、市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公共卫生建设做了明确要求。我县于去年出台了《公共卫生建设意见》和《关于加强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和传染病救治体系建设的意见》,把“两个体系”建设纳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政府在财政困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先后投入335万元,顺利完成了“两个体系”主体工程建设。下一步,县财政将继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全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配齐设备装备。县卫生局要建立健全“两个体系”建设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建立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对传染病救治机构和卫生防疫站要加大内部改革力度,坚持按需设岗、公平竞争的原则,逐步实行人员聘用制。传染病救治机构要发挥其救治乙肝、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艾滋病等方面的作用,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救治水平。要严格落实乡、村卫生机构预防保健职能和责任,落实村级监测点政策,全面开展重点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和检测报告,增强农村基层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在做好“两个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全面落实《母婴保健法》和《妇女发展纲要》、《儿童发展纲要》,完善两个系统化管理,做好妇女儿童预防保健服务,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要继续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保障医疗和食品安全,规范两个市场秩序。
(三)以艾滋病防治为重点,带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全面开展
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正处于阻断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关键时期。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且大都是农村青壮年,由于他们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识,存在传播隐患,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艾滋病防治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完善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宣传教育“五进家”活动。运用电视、报纸和其他各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党和政府的防治政策,进一步普及防治知识。年内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城镇要达到80%,农村要达到70%,高危人群要达到85%以上。要建立高危人群干预工作队伍,落实各项干预措施。要提高艾滋病病毒筛查水平,加强疫情检测,严格疫情报告。一旦发现疫情,要全力以赴做工作,建立严密的防御墙,坚决阻断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传播。
要继续加大结核病、狂犬病、肝炎、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防治工作力度,制定防治方案,落实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要重点抓好健康教育和预防知识宣传,特别是在农村,要加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高危人群和弱势人群的宣传,扩大工作覆盖面。要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加强疫情监测,准确掌握疫情,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四)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卫生医疗队伍是做好卫生工作的基础和保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特别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卫生管理人才、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和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留住现有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引进我们所需要的人才,进一步壮大人才队伍。要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和参加学历考试等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所有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卫生医疗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收入能多能少的卫生人事分配制度。卫生行政部门要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严把准入关,科学定岗定员,合理设置内设机构。要逐步推行以聘用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按照绩效优先、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进一步搞好内部分配,扩大事业单位分配自主权,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副县长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意见讲话(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