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党员人际知觉中认识偏差的种类及产生原因。在党员的人际知觉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情感因素。双方通过相互知觉,会形成一定的态度及情感,彼此间或有好感,或有反感,这就很容易造成认知偏差,以致作出错误的推测、判断和评价。了解和掌握对人的认知经常出现的几种偏差及产生的原因,对于提高党员人际知觉水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①第一印象——是指人们初次见面时留下的印象。它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鲜明、牢固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双方交往的关系。在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容易造成“先入为主”的偏差。我们应注意避免和克服它的消极影响,不“以貌取人”,不凭自己好恶看人,同时,又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党员威信和形象的建立都和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密切的关系。
②晕轮效应——是指在对人的某些品质或特征形成了清晰鲜明的印象后,从而掩盖了对其余品质或特征的知觉,所谓“一俊遮百丑”就是晕轮效应的一种现象。这种效应常常造成人们在知人的过程中“以偏概全”的偏差。我们党员应学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人、了解人。全面地认识别人是党员人际知觉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各类人所持有的固定看法,或者说是指对人概括化的看法。它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会成为知觉他人的捷径,但更多的还是给人带来认识上的偏差,事实说明:用对一个群体固定看法来看待个人,总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当之处。党员应破除刻板印象的不良影响,防止用固定的模式去看待和衡量所有的人。而必须从每个人的具体行为表现中获得印象、认识并客观地评价他人。
④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说在与陌生人接触过程中,第一印象有着重要作用,那么在与熟悉的人交往过程中,近因效应则起更大作用。例如,对所熟悉的人在行为上表现出某种新异性,常常会影响或改变对这个人的看法。在党员思想教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近因效应。一切动人心弦的讲演都会使人激动不已,我们应抓紧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切莫错过良机,影响教育效果。
总之,党员对任何一个人都要深入细致地全面了解,切忌出现人际知觉上的偏见。
此外,党员也会给群众留下各种印象,广大党员与群众朝夕相处,给群众的印象见于细微之处。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给群众留下有关党员(干部)的组织能力、处理问题的态度以及为党的事业进取奋斗的精神等各方面的深刻印象。如果我们党员都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能给广大人民群众以良好深刻的印象,无疑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大的收效。
二、党员的能力特征
(一)能力概述
1、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同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同样,党员的能力也只有在为党的事业努力工作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
虽然能力是和一定的活动联系着的,人们是从完成一定的活动的观点来考察和确定人的能力的。但是,不能认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心理特征都是能力。只有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才称得上是能力。
例如,活泼是一种心理特征,但它不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不是顺利地完成一般的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沉静的人,同样可以顺利地完成一般的活动。因此,活泼这种心理特征就不能称为能力。记忆力是人们顺利完成一般的活动必不可少的,记忆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活动效率,记忆力是一种能力
2、能力的分类
①认识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这是按能力的性质进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