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好地统筹产业布局
搞好传统产业。传统产业要做强,要在产业链的延伸,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要在资源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上下工夫。要发展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煤化工,乙炔化工,煤机制造,煤炭工业配套产品。已有的煤电铝产业链要作大作精。进一步发展铝的深加工产业,发展铝箔、铝型材、铝镁合金等产品。利用能源优势和资源优势,建成全国的铝生产和深加工基地。要作好两个基地的大文章。要把眼睛盯在那些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上,主要是要使有潜力的产品和产业做大规模。
要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精干主体,剥离辅助,聚集优势资产,建立科学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进一步消除束缚非公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放手让各类企业包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民营经济是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生力军,要发挥民间资本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通过培育人才、技术、资本“洼地”吸引民间资本流入,扩大就业机会。此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把握大机遇,用好、用足大政策,强化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经济转型的“名片”作用,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做好经济转型项目的论证和包装工作,积极争取和引进一批经济转型项目。
(四)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