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教师节暨全镇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精选14篇)(庆祝教(6)

2025-05-12

三是帮助部分民办学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主要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些民办学校由于办学方针、办学模式出错,最后资不抵债。办学人可以逃债、一了百了,但是几百个学生苦不堪言。我们采取由优质学校并购、政府偿还学校债务的办法,依法并购了十几所民办学校,保障了教师和学生利益。第二种是,民办学校发生产权归属争议,对薄公堂,有的一扯十年,老师学生深受其害。我们协调司法诉讼,解决了他们的债权问题。民办学校历史遗留问题的化解,提高了民办教育的含金量。

(六)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达到教育财政投入占gdp4%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重庆财政性教育投入年年占gdp的4%。今年全国是3.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教育工作会议都明确要求,从20开始,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要达到gdp的4%。重庆“十一五”就做到了。我们始终坚持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和决算、地方决算和中央决算“三个比例”保证教育投入。新增教育经费70%往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这几年,除了六七百亿元正常预算外,基础设施建设有六七百亿硬投入,大学城建设100多亿元,30个大学改造200多亿元,中小学危旧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200亿元,土地转让和税收优惠150亿元。还有平时各种各样的资金调度。重庆优先发展教育理念是牢固的,优先投入教育的资金渠道是畅通的。

过去五年重庆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结果,是全市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谨向全市教育工作者、向辛勤耕耘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园丁们表示亲切的慰问,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充分认识发展教育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

(一)教育高地是支撑经济高地的基础。

过去五年,重庆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全市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工业销售值今年突破1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倍;实际利用外资翻了三番多,达到6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增长2倍多。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的规划目标是:基本建成国家中心城市、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前五年实现全面小康;gdp年均增长12.5%、翻一番达到1.6万亿元;工业销售值达到2.5万亿元,财政税收、利用外资等各方面都实现大发展。在一切竞争中,人才是根本,是竞争的核心要义,特别是要在世界大格局发展中抓住机遇、崭露头角,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而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经济发展,教育为先”的理念,把投资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加快推动教育科学发展。

(二)教育是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大差距”的基础性环节。

缩小贫富差距的理论体系包含五个层次。一是国民收入的一次分配。既要讲公平,也要讲效率。如果“蛋糕”分歪,调整起来非常麻烦。1990年,我国gdp总量不太大,但那时58%左右是老百姓收入。到,这个比例减少到47%左右,现在到了42%左右,社科院的统计是38%。老百姓分配的“蛋糕”少,消费就少,经济结构就出现问题。二是国民经济二次分配,包括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产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等制度。三是财政性转移支付。四是创业和就业。五是教育。教育在缩小贫富差距、缩小三大差距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比如,城市和农村籍大学生,虽然家庭条件等因素可能导致贫富差距,但他们知识水平差距不大,随着就业创业可能由穷变富,不会导致一辈子的差距。如果教育出了问题,就可能使一代人无法缩小贫富差距。印度的教育体制就不太公平,虽然英语程度高、高等教育不错、大学毕业生工资待遇较好,但是印度10亿人,人分九等,宗教、阶级、等级观念非常严重,如果第八、第九等的人不能读书,父母是洗衣工,小孩将来还是洗衣工,没有翻身的机会。我们必须确保教育起跑线上的公平,再穷不能穷教育。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重庆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把重庆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率先进入全国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行列。为了实现这个蓝图,教育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率先”。

第一,率先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区县中职和普通高中建设,高标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是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渝东南、渝东北教育水平,重点在万州、涪陵、黔江布局一批大专院校。三是解决好户籍制度改革中的教育布局问题。随着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现在农村学校已经出现大量的闲置校舍。如果再投入建设,就会造成资源浪费。未来十年,2000万农民将会减少到1000万。要根据这种人口分布趋势,合理布局城市人口集聚区的学校;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一些闲置校舍可作为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市教委和市文广局等部门要加紧研究和策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水平的人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当前,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重大机遇,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制高点,为西部发展增加体制性、机制性动力。这些大产业、大项目迫切需要人才和教育的支撑。比如,1亿台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将形成1万亿元销售值,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1/3的份额,需要集聚研发、设计、管理等各方面人才。再比如,建设数据处理中心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3万台服务器,需要1000多名信息数据专业人才,如果建成十万、百万台,就需要上万、十万的人才。教育对重大招商项目有时会发挥关键作用。可以说,西永微电园1亿台笔记本电脑项目,就是大学城引来的。我们最近正在竞争一个世界级的集成电路项目,百亿美元规模。优惠政策、配套加工厂等因素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最近一个月,重庆邮电大学成立半导体学院、重庆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和信息工程学院,每年能够输送1500名大学生、1000名研究生,培训几千名相关技术人才。这两个学院就能够提升重庆的信息人才竞争力。我们就是用这种逻辑在推进工作。

六大支柱产业常规发展、增量扩张、升级换代同样急需人才。化工方面,总投资50亿美元的40万吨mdi一体化项目正在推进,建成后销售值可达500亿元,形成2000亿元化工产业集群,急需大量化工专业人才。由于化工专业性强,所以市政府考虑是否建1所化工学院。汽摩产业大发展也急需人才。最近我们引进了一名顶尖人才,湖南大学校长钟志华院士,在全国汽车领域极具影响力。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也急需要大量金融人才。虽然企业管理人才可以转换知识结构从事金融,但还是缺少专业匹配的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第三,率先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全面推进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大力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高校与跨国公司、科研机构合作。这是我们教育《纲要》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各级各类重点学校、高校要加快推进。美国常青藤大学国际化程度非常高,一是百年历史;二是上百亿美元基金在股市里运作;三是教师、学生全球交流,学术活动非常广泛,各种各样世界级的前沿理论集中研讨。所以,他们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要学习借鉴世界教育各种合理的先进文化、先进教育思想、先进运行方式,比如民办教育资金来源、公办教育支撑体系等等,促进我们的教育发展。

第四,率先建成学习型社会。为全社会的成年人创造继续学习的条件。一要发挥普通高校、电大、进修院校、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重点抓好以提升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学历教育、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二要充分利用电大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以网络、电视等为载体的开放式教育服务平台。三要整合区县、乡镇(街道)和社区的各类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四要建立社会教育文化资源定期开放制度,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益设施定期向社会免费开放。

三、坚定不移改革创新,全面提高教育的科学发展水平

(一)坚定不移地提高教育普及率。现在已普及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争取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学毛入学率达到40%。普及学前教育是当前和今后几年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市4100所幼儿园,60%为民办,40%为公办。如果一股脑把民办幼儿园撤了,全由政府兴办,一是无此必要,二是极不合理。对于主城区、区县城等比较发达的地方,应该鼓励民办;对于农村乡镇等比较落后的地方以公办为主,公办民办协调发展,普及学前教育。

(二)坚定不移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是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招生考试评价制度、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破除影响城乡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人的知识,20%来自学校,80%来自工作和生活实践。古代人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信息量却远没有我们现代人大。但信息量太大,信息垃圾也多。如果一个人整天读书、上网好像很用功,可能最后变书呆子。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知行合一、学用结合的世界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上学期间就能够适应农村、工厂、社会,不要太脆弱,稍微遇上不愉快的事就跳楼或者发生各种异端情况。对学生而言,精神生活、生活环境、师生互相关爱、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炼都很重要。市委、市政府决定,每逢暑期市区两级机关全部开放,让留在学校的上万名学生实习,每个处室可以安排两三个学生。他们一两个月增长的知识,可能终生受用。实习期间,可以每月补助他们1500元或者2000元。既解决学生的收入,又增长阅历。也可以让学生学军、学农、学工、学商。这些事情不是机械的,可以交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习时间。总之,要让广大学生形成从基层做起、与社会接触,而不是好高骛远的世界观。

前不久,副主席到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考察,上千名学生争相与领导见面。副主席即兴演讲12分钟,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方面的辅导,非常亲切,也很实用。副主席的讲话是我们这一代人一生历练精神感受的总结,非常有指导意义,要印发全市所有大专院校,让学生、老师学习。

(三)坚定不移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质量。一是提高教育行政指导水平。我们的校长、党委书记要从政治家、教育家角度,以行政管理者的身份,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系统和准确地把握学校发展方向,不能仅当一名学术专家。二是提高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倡导教授治学、教授治校,让教授参与教育资源分配,让教授、名教授、学术专家担任某个学科发展的领军者、产学研方面的领头羊。这方面,一个顶级人才就能发挥重大作用,促进一个学科大发展,带出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获得很多大奖。三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坚定不移地强化教育服务能力。一是优化高校和职业学校区域布局。学校布局得好,服务的面就更宽。要把重庆8万平方公里都照应好。二是加快调整学科专业。围绕经济结构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新的专业学科,不要总在原来擅长的老学科里打转,最后走进死胡同。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学研结合,创新校企、校地合作。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科研成果产业化。企业发展过程中更要注重吸收和利用教育资源。比如,工业达到2.5万亿销售值,以2.5%的比例作为研发费用,就有750亿。如果企业把这750亿落在自己锅里,除开购买新设备,由企业技术人员内部消耗,就比较浪费。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最理想的状态是,750亿研发经费,250亿用于购买设备、进口关键原器件,250亿用于工程师、技术人员研发,250亿转给学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平台,以供各种各样技术人员实验、分析。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好。

(五)坚定不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4%,是对教育重要性理解程度的问题、是一个诚信问题。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无论gdp增长到多大规模,今后十年,财政性教育投入保持4%比例不变,gdp1.5万亿就是600亿,20如果gdp达到3万亿,就是1200亿。如果硬件不需要投入,就转投软件和研发,转投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增加生均经费、补助贫困学生、提高教育民生水平等各个方面。这样,重庆教育才真正代表未来,代表世界级的发展水平。同时,教育债务要在今后五年彻底化解。现在大专院校200多亿投资,总资产近300亿,欠债70亿,负债率23%,不到30%,总体是安全的。但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有的学校债务占总资产50%,要严格控制。中职、普通高中负债控制在20%以下。义务教育学校,不管公办还是民办,都不能负债。

在庆祝教师节暨全镇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精选14篇)(庆祝教(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万企帮万村发言稿(推荐9篇)(万企帮万村企业发言稿)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