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与外语能力的培养(2)

2025-04-30


  1980年Canale和Swain提出了另一个交际能力模式,有“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四个方面。其中语法能力包含了解并且能够运用句法、词法和音系学的知识。社会语言能力指具有语言社会使用的规则方面的知识,知道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谈论什么类型的话题时对什么类型的交谈者怎样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篇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实际上是操作层面上的能力。Canale和Swain的交际能力模式认为语言知识应该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因为如果不了解使用规则,任何语法知识都是毫无意义的,语言不再单纯是知识系统而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学习英语就意味着能够用英语做事情,例如问路、就餐等现实的生活活动。
  Bachman在《语言测试要略》一书中提出了他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式,即说话人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加上生理心理机制在特定场景中共同作用,达到交际目的。这种模式强调有意义的语言交流需要语言使用者具备一般社会文化知识以及语言能力,加上恰当使用交际策略的能力,通过大脑信息处理和人体发声机制产生话语,同时还要结合实际交际场景的需要。Bachrrkan和Palmer进一步明确了交际语言能力构成的主要因素。它们包括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两大部份:
  语言知识
  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句法知识、语音和书写知识
  语篇知识:语句连接、修辞或会话结构语用知识
  功能知识:达意功能、操纵功能、传授功能、想象性语言功能
  社会语言知识:方言与语言变体知识、语体知识、自然语言和习语知识、文化与明、暗喻修辞知识
  以上诸种对语言能力的界定虽不是针对外语能力的界定,且各有不同,但这些有关语言能力的理论历来都在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中起到了指导作用。双语语言学家JamesCummings针对第一语言能力和外语能力的关系提出了发展依存学说。此学说认为外语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母语能力的发展,高水平的第一语言能力是同高水平的外语能力相联系的。戴曼纯先生认为:“通常意义上的外语语言能力含有三个层面:抽象的陈述性知识体系,运用语言知识的技能(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体系)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即我们听/读、说的语句、语篇)。社会对外语能力的期待是,不管你的外语知识如何,只要能熟练运用外语就行。”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吉尔根(GergenK.J.)认为语言有三个基本特点:语言的意义是通过社会性相互依赖获得的,语言的意义基于情景,语言主要具有社会性功能。第一语言能力和外语能力虽不能等同,但作为语言,无论第一语言还是外语,其根本的意义在于其交际功能。
  三、外语能力的培养途径
  以上各种对语言能力的界定尽管各有不同,但都强调了语言的交际作用。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即培养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我国的外语教学历时长而学生的外语水平却大都不甚理想。我们不能否认在应试教育对外语教学的巨大冲击下,外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集中精力钻研如何提高考试成绩,满足于理解和掌握考试所涉及的并不非常真实的语言,其代价往往是忽视了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令人振奋的是我国从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方式和内容等等方面都做出重大的改革,中学教材中不再只是呆板的句型操练和课本语言,取而代之的是生动的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大学英语的考试中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检测,这种改革也势必对英语教学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目前重要的是外语教师如何顺应时代,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在交际中学习语言并注重外语文化的了解和表达,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应是外语教师的努力方向。
  强调从交际活动中学会交际,注重文化的了解和表达。作为技能型的科目,语言教学不同于知识型科目。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仅凭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在外语教学中只有在语言交际中进行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的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外语交际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言交际的环境与机会,让学生在语言交际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所涉及到的各种规则与策略,从而学会外语交际。不可否认,这对我们教师的外语水平、外语交际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浅析社会建构主义模式与外语能力的培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深层语义、表层语义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