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发酵秸秆饲料的应用研究(10)

2025-04-29




分析结果:发酵试样均色泽鲜黄,质地变软,透有酸香气味,无霉败异味。不同条件下经EM发酵 
的饲料试样品的NDF和ADF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合。 

(3) 同因素对发酵玉米秸纤维含量的显著性比较(最小显著差数法) 
因素交互作用ABCAXBAXCBXCAXBXC 
NDF***NS*** 
ADFNS**NS*NS* 



(* 表示差异显著 P<0.05, NS表示差异不显著 ) 

由上表可见温度A,时间B,水分含量对EM发酵玉米秸中的NDF含量影响均显著P〈0,05;且温度和 
水分(AXC),时间和水分(BXC)及温度和时间和水分(AXBXC)对其影响也显著,但对于ADF含 
量只有发酵时间A,温度B,水分含量C及(AXBXC)的影响显著,其它均不显著。 

(4) 不同因素各处理组合ADF平均数:邓肯多重比较LSR 

处理组合A4B1C2A1B1C2A2B1C2A1B2C2A4B2C1A3B2C2A3B1C2 
数据43.3442.6341.9893.4175.4099.4040.93 
差异显著性AABABCABCBCCDCD 
A3B1C1A2B1C1A2B2C1A2B2C2A1B1C1A2B2C1A4B1C1A1B2C1 
40.5240.5239.8438.8239.1438.9838.5637.86 
CDECDEDEFDEFEFGFGFGG 


EM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试样感官品质说明,EM生物体系在厌氧酸化的微生态可抑制其它微生物区系 
的生长繁殖,使发酵秸秆在不灭菌的情况下不霉败变味无素安全。由于微生物产酸的浸渍及酶解 
作用,一定程度的分散秸秆组织结构,导致其坚韧致密的纤维松结、软化。另外,所用微生物的 
生长繁殖将秸秆中的碳、氮源部分转化为菌体蛋白,提高了发酵玉米秸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 

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温度,时间,水分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玉米秸发酵有显著影响,而温度 
是影响有效高级生物发酵的首要因素,本试验的三要素即温度,时间,水分含量直接影响有效微 
生物生长繁殖,间接体现为玉米秸发酵的效果。初步明确温度15℃---30℃,含水量为40%----70%, 
发酵时间为15天----30天.经比较以下几个效果较好. 

15℃ 料水比 1:1 30天 

20℃ 料水比 1:2 30天 

30 ℃ 料水比 1:2 15天 

4、花生秧、稻草发酵初探 

将其粉碎,EM原液:红糖:水=1:1:9,混和后30℃活化2 天,再将秸秆:EM活化液:井水=1000 
:1000:900,混匀厌氧25℃发酵10天.稻草略带有酸酒香味,质地柔软,花生秧呈深褐色,略有 
酸酒香味,质地柔软。如果添加尿素:硫酸铵=2%:1%后,发酵前后粗蛋白含量有一定提高,但留 
有刺鼻的氨味,口味较差。 

EM发酵秸秆饲料的质量鉴别方法,总的来说是一看,二实,三手感。优质EM秸秆饲料呈金黄色或 
茶黄色,具有醇香味和萍果香味,口尝有弱酸香甜味。若温度过高或水分过多酸味加重;若有腐 
臭味、发霉味,则不能饲用,在手感方面,手感松散湿润而柔软为优质;手感发粘为质地不佳; 
手感虽然松散,但干燥粗硬,也属于质不良。 

注:将发酵麸皮和发酵秸秆分别制作成功后再适度混合,经试验粗蛋白的提高率较大,且有较好 
的适口性,便于实验的进行和成份测定。
参阅文献
1、 余佰良 微生物饲料生产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 邢廷铣 农作物秸秆饲料加工与应用(金盾出版社)
3、 林东康 常用饲料配方与设计技巧(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 李蕴玉 EM菌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3、 田平 EM技术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EM发酵秸秆饲料的应用研究(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