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2025-04-29

【摘要】目的:探讨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对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分析,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结果:卡介苗接种后形成“卡疤”正常免疫反应过程,持续约2个月。无需作特别处理,只要局部保持清洁,防止继发感染。如接种剂量过大,或误种皮下或肌肉.可引起接种部位和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脓疡、破溃。淋巴结肿大可用热敷,脓疡、破溃要注射器抽脓,越要时扩刨引流,同时加服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治疗。结论:为减少接种后反应的发生,应加强卡介苗接种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工作责任心的培养,熟练掌握卡介苗的接种方法,避免卡介苗注射过量或注入皮下。如果发现异常反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缩短疗程。以便减轻患儿的痛苦,确保儿童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卡介苗 接种;不良反应;处理

        目前,我国肺结核感染率、发病率和患病率均较高.根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有4亿人感染了结核菌,现患传染性肺结核约200万人,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15万人,形势非常严峻。结核病是我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卫生部也将结核病列为全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之一。我国计划免疫要求在全国城乡普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规定婴儿出生24 h内必须接种卡介苗。如果有禁忌症,时无法接种时,可在l岁内尽早补种。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工作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已得到世界性公认。目前认为新生儿及要幼儿接种卡介苗后,较未接种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减少约80%,与其他疫苗相比,卡介苗的接种反应要大一些。有资料报道,我国出现异常反应者约为0.02%-0.05%,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影响了卡介苗的预防接种。现就卡介苗接种后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进行总结分析:
1正常反应
        一般说来,接种卡介苗后发生正常反应,不必进行特殊处理,均可自愈。但要进行适当的护理,接种卡介苗后婴儿洗澡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擦洗接种部位和周围,防止继发感染。接种卡介苗后局部有脓疱或溃烂时,不必擦药或包扎,但局部要保持清洁,衣服不要穿得太紧,如有脓液流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花轻轻拭净,不要挤压,平均约2-3个月自然会愈合结痂,痂皮要等自然脱落,不可提早抠去。局部反应较重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发现淋巴结轻微肿大,可不必处理,约1-2个月后可自然消退,如稍>1cm可热敷,但必须注意温度,以免烫伤。婴儿接种卡介苗后的2天内,由于接种局部疼痛,婴儿可出现轻微烦躁,啼哭次数增多,这是正常现象,可多加安抚,使婴儿有安全感。
2接种后强反应及护理
        接种后强反应[2]:卡介苗接种后,脓疱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愈合时间超过12周,称为卡介苗加重反应或强烈反应。近年来,由于卡介苗质量和接种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卡介苗接种引起的加重反应[3],特别是淋巴结化脓者显著减少。强烈反应的发生与疫苗活力、注射剂量、注射技术、接种部位、继发感染及个体因素有关。接种局部反应为水疱、脓疱、深部脓疡、肉芽组织增生。淋巴结强反应,卡介苗必须通过淋巴管到达全身,所以接种处附近的淋巴结(为腋下)一定程度的组织反应,表现为轻微肿胀,这是正常现象。淋巴结肿大明显且有脓液者用2%利多卡因2 mI加异烟肼1支淋巴结周围封闭,然后进针至淋巴结内抽取脓液,以减轻淋巴结内压力,防止破溃,1次/周,一般抽2-3次即可痊愈。早期肿大淋巴结直径不超过10 mm者可做热敷,3~4次/d。促进肿块吸收、消退。此种脓肿多为寒性脓肿,早期手术切开常不易封口,故一般不做手术切开。但当脓肿要破溃时。

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