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技校学生诚信状况的要素及诚信教育研究(4)
2025-04-27
(1)学校要充分运用一切舆论宣传工具,充分发挥其文明窗口的作用。如利用广播、校园电视新闻、宣传栏、墙报、校园网等,大力宣传诚信教育的社会意义,褒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广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多形式的诚信签名、演讲、辩论、讲故事、征文比赛、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积极营造“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的良好风气,真正形成一个倡导和尊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2)建立有效的舆论监督机制。如建立公示制度、申诉制度和听证制度,加强学术活动的舆论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将“应当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良好的诚信观念和校风学风的形成。要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杜绝考试作弊现象。
(3)要创造良好的校园信用环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应以诚信为本,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学术风范,结合学生的思想状况,科学确定活动内容,有效实现对技校学生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的全方位指导,让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在关注诚信、思考诚信、了解诚信、实践诚信的过程中,将诚信这一道德规范逐步内化为自身的一种价值追求。
(4)要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人格魅力是新世纪德育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素质。德育工作者应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只有这样才能取信于学生,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榜样人格。一个人一时诚信不难,难的是终身诚信。为了使更多的人达到更长久的诚信,德育教育工作者应探索建立使失信者受损、诚信者受益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干部、党员的表率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党员、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党员、干部要坚决不做,以教师的诚信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的诚信对学生的诚信品德形成具有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5)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知与行为,建立约束惩罚机制。诚信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学校必须在加强管理上下工夫,制定相应的校规、条约,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促进,从而形成诚信受尊重、失信遭鄙视的良好风气。要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的氛围,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严肃治理作弊、抄袭、网上传播虚假信息等一些失信行为,让失信者受罚,使接踵者敛迹,同时也使守信者得到尊重和尊敬、得到鼓励和鼓舞。
(6)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我们有些老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仍然采用单一呆板的老一套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理论脱离实际,教学空洞乏味,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还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把现今社会上不文明诚信的典型事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相结合,明确指出不文明诚信的危害性,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把学生的思想与社会的实际,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行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其次,应开设基础文明课程,如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就业指导教学、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明礼仪等课程,从多方入手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从而打开他们的心结。
影响技校学生诚信状况的要素及诚信教育研究(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