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教学改革应用构建与实践论文(共3篇)(3)

2025-09-10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化工类本科生毕业环节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沟通能力。在“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时,对指导教师的学术和沟通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导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不但需要做好整个毕业设计环节教学方法的设计工作,还要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情况下,认真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能利用“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指导教师和学生思维观点的“碰撞”;如果直接“指点迷津”[4],表达自己的观点,会压制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要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面和学术水平,才能应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思维形态,甚至,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或许会遭遇尴尬,要放平心态,和学生共同攻克困难,相信日积月累,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及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2.有利于激发本科生的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也才有可能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要求指导教师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同时要遵循“老师启发·学生探索”互动的原则,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制定实验方案的乐趣,进一步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探索的欲望。


  3.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是一个靠创新能力驱动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强弱已成为高校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5]。在毕业环节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尤其是实验方案的设计方面,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要会运用已学知识,还要有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能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交流互动,能营造一种主动研究、探索、不断创新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结论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化工类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荣誉感,同时也刺激了指导教师的进一步成长,这对毕业设计环节中的两大对象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3篇:化工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践*


  薛冰,柳娜,宣慧,罗士平,马江权(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作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所关注。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为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建立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并有效开展评价是对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专业的基本要求。本文结合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构建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并用于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实践。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毕业要求达成评价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认证标准[1-2],我国以《华盛顿协议》为基础,按照“国际实质等效”原则制定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整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体现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的理念[3],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即培养目标要围绕学生的培养来确定,教学内容要根据对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而设计,考虑的是全体学生;标准体现“以成果导向”为目标,毕业要求的达成要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必须对日常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使每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明确责任[4-5]。


  开展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目的是将毕业要求落实到每位老师和每门课程,通过系统、形成性和合理的评价,为专业教育提供持续改进的依据,最终保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6-7]。本文结合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并用于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实践;以期为相关专业进行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提供参考。


  1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的基本原理是由专业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通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自己负责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通过对所有评估数据的分析、比较和综合得出毕业要求达成情况。本专业通过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1.1直接评价法


  直接评价法主要针对学生课程考核成绩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某项毕业要求指标点在不同课程中相应试题的平均得分比例,根据本门课程在该毕业要求指标点中的权重值,计算得出该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度评价结果。通过综合各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达成评价结果,最终完成对本专业12条毕业要求的达成评价。


  1.2间接评价法


  间接评价法主要以毕业生调查和用人单位调查结果为基本数据。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本人对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通过用人单位调查反馈表跟踪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2课程教学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评价


  2.1评价机制


  2.1.1评价对象


  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对象为本专业全体学生。


  2.1.2评价机构人员


  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学生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组织协调并指定相关责任教师进行。


  2.1.3毕业要求达成标准


  常州大学对学生在校学习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要求本专业学生完成184学分的课程学习。学习效果采用百分制成绩或等级成绩方式考评,课程通过折算的方式转化为学分绩点(GPA),其换算关系如下:GPA=考试分数×0.05


  根据《常州大学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学生被授予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学生“修满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学位课程平均学分绩点≥3.4”。3.4学分绩点对应于百分制成绩的68分,因此本专业将学生毕业要求达成评价目标值定为0.68。

化工教学改革应用构建与实践论文(共3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眼动脉灌注化疗在眼内晚期成视网膜细胞瘤化学减容中的应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