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及其抗MRS活性的研究(2)

2025-04-26

  2.2  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制备各称取100 g自然干燥粉碎的胆木叶和茎分别置于1 000 ml长颈圆底烧瓶中,加适量水浸泡,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挥发性成分蒸馏出来,再用乙醚萃取,乙醚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自然挥干乙醚,分别得到挥发性成分48 mg和96 mg,做GC-MS分析。

  2.3  菌株与培养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siltant staphylococcus, MRS)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大肠杆菌、普通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由海南大学公共实验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均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2]:牛肉膏3 g,蛋白胨10 g,NaCl 5 g,琼脂20 g,定容至1L,pH 7.0~7.2,1×105Pa灭菌20min。

  2.4  抑菌活性的测定[3]将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配成浓度为100 mg/ml的样品溶液,选用直径为5.5 mm的灭菌滤纸片,滤纸片分别加样品溶液20 μl,每个梯度重复3次,待溶剂挥干后,将已加样的滤纸片贴于已涂供试菌悬液0.1 ml (菌液浓度105~107cfu/ml)的琼脂培养基上,放置15 min后,再放入培养箱37℃无光照培养, 24 h后测其抑菌圈大小。MRS以硫酸卡那霉素作为阳性对照,其它菌株以硫酸庆大霉素为对照。

  3  结果

  3.1  GC-MS分析结果 

  胆木叶挥发性成分共分离出18个峰,其中鉴定了14种化学成分,占胆木叶挥发性成分总量的95.75%;胆木茎挥发性成分共分离出14个峰,其中鉴定了10种化学成分,占胆木茎挥发性成分总量的88.31% ,采用不做校正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各色谱峰相应的质谱图检索采用NITS98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

    从表1可看出,胆木叶挥发性主要成分为烷烃、烷酸、烯烃、烯酸、酮和酯类,含量最高的为烷酸46.30%:十六烷酸41.02%和十八烷酸5.28%;胆木茎挥发性主要成分为烷酸、烯酸、烷烃、酸酐、酯和酮类,含量最高的为烯酸48.94%:(9E)-9-十六烯酸45.12%和9,12-十八烷二烯酸(Z,Z)3.82%。表1  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略)

  胆木叶和茎中共有5种相同的成分:5,6,7,7a-四氢-4,4,7a-三甲基-2(4H)苯并呋喃酮、十六烷酸、十八烷酸、(9E)-9-十六烯酸、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其中胆木叶中十六烷酸含量最高,胆木茎中十六烯酸含量最高。在胆木茎中无烯酸成分,胆木叶中无酸酐成分。据文献报道,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糖、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并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4]。

  3.2  活性测定结果

  以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对MRS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果见表2。表2  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的抑菌圈直径(略)

  4  讨论

    长期以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MRS) 等耐药菌株的出现。MRS对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致感染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抗感染中的难题[5]。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抑制MRS的作用,为胆木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邓世明.海南常用中草药名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49.

  [2]沈 萍,范秀容,李广武.微生物学实验,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14.

  [3]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51.

  [4]张伟敏,钟 耕,王 炜.单不饱和脂肪酸营养及其生理功能研究概况[J]. 粮食与油脂,2005,3:13.

胆木叶和茎挥发性成分对比分析及其抗MRS活性的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半夏蛋白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