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临床分析

2025-04-27

                          作者:杨建功 黄兵 钱健帮 何小峰 

        我国是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地区,且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1]。据报道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谷氨酰氨基转移酶(ALT)呈持续或反复异常,这类患者更易进展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以及重症肝炎[2]。现在临床上已把“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作为一个特定的临床亚型加以研究,我们根据各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中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的年龄进行对比分析,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预后作了初步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46例患者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我科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均为男性,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133例,重度79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61例,乙肝后肝硬化100例,乙肝后肝硬化并发肝癌73例,全部病例均根据2001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临床分型诊断,“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2010年版)进行诊断,全部病例均排除合并甲肝、丙肝、戊肝感染,标本采集时间均为入院后第2天空腹采血。
         1.2  检验试剂与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检测:采用雅培试剂、微粒子酶免法进行检测,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判断阴性或阳性结果。或使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操作,按说明书要求判断阴性或阳性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采用X2检验或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各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HBeAg阴性所占比例数及各组年龄情况 
                    肝硬化组与慢乙肝组相比,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数明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P>0.05)。肝癌组与慢乙肝组相比,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明显上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0.51P<0.01),肝癌组与肝硬化组相比,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数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42 P<0.05)。慢重肝组与慢乙肝组相比,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数明显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6 ,P>0.05)。
         HBeAg阳性组肝癌平均年龄54.50±6.83,而HBeAg阴性组肝癌平均年龄52.49±10.22,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13,y<0.01)。
         3  讨论
         由本文资料显示:慢乙肝组: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50%,肝硬化组: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为54%,肝癌组为72.6%,随着慢乙肝向肝硬化、肝癌的进展,患者年龄逐渐增大,HBeAg阴性病例所占比例数逐渐提高,提示HBeAg阴性慢乙肝是慢性乙型肝炎更为严重的进展阶段[4]。另外,本文资料显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约需8年时间,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进展至肝硬化约需11—14年;HBeAg阳性肝硬化进展至肝癌平均约需6.32年,而HBeAg阴性肝硬化进展至肝癌平均仅需3.88年,亦与文献报道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更易进展为肝硬化及肝癌[5]的观点相一致。特别是HBeAg阴性肝癌患者平均年龄52.49±10.22岁,而HBeAg阳性肝癌患者平均年龄54.50±6.83岁,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更说明HBeAg阴性慢乙肝及HBeAg阴性肝硬化更易进展为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预后的临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食管畸胎瘤1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