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2)
2025-04-3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for Windows Ver. 12.0 统计包,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α=0.1);以淋巴结有无转移为应变量(Y:无=0;有=1),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orward LR,α=0.1),计算出各自的OR值及其95%CI。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组706例病人,淋巴结转移率为64.16%(453/706)。共清扫淋巴结14 824个,中位数为每例20个,阳性淋巴结3 356个,转移度为22.64%。其中N1、N2、N3转移率分别为61.90%(437/706)、35.86%(253/706)和7.93%(56/706)。14例发生“跳跃性转移”,其中N2为13例,N3为1例。上部胃癌淋巴结转移依次为:No.3、No.1、No.2、No.4,中部胃癌依次为No.4、No.3、No.6、No.5,下部胃癌依次为No.6、No.3、No.4、No.5,全胃癌依次为No.3、No.4、No.5、No.6,而N2中均以No.7和No.8转移率最高。
2.2 胃癌淋巴结转移单因素Logistic分析
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肿瘤长径、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和Borrmann分型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见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α=0.1为标准,将单因素Logistic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和肿瘤长径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随着肿瘤浸润深度增加、肿瘤增大,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分化型胃癌,为分化型胃癌的1.743倍。
3 讨 论
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意义在东西方国家尚有一定的差别,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支持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廓清手术[2~4]。本文通过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危险因素,为制定进展期胃癌手术方案提供指导。 本组资料显示,进展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率为64.16%。不同部位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位于肿瘤周围的第一站淋巴结,第二站淋巴结中以No.7~No.9组最高,考虑是与不同部位胃癌淋巴结回流有关。国内研究认为,无论癌灶位于胃内何处,No.7~No.9组淋巴结转移情况是一个相对独立和稳定的指标,有拟前哨淋巴结的作用,术中病理表1 进展期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表2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活检有助于指导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5]。
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长径、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类型和Borrmann分型为影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随着肿瘤长径的增大、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的转移率明显增高;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分化型胃癌; BorrmannⅡ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最低,BorrmannⅠ型、Ⅲ型和Ⅳ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危险度分别为BorrmannⅡ型的5.194倍、6.744倍和11.733倍。分析显示,BorrmannⅡ型肿瘤浸润深度主要局限于浅肌层和深肌层,而Borrmann Ⅳ型肿瘤多侵及或侵透浆膜层。由于单因素分析方法无法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削弱或增强观察指标对淋巴结转移的作用强度,甚至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本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未分化型胃癌和肿瘤长径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加1.594倍,未分化型胃癌术后淋巴结的转移危险度为分化型的1.743倍,肿瘤长径每增加1 cm,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增加20.4%。
综上所述,进展期胃癌病人术前应常规进行胃镜活组织检查判断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同时应用超声内镜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肿瘤大小,并根据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其淋巴结转移情况予以充分评估,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
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Logistic回归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