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乙醇浸膏的提取 按照表2安排的实验条件,精密称量按处方比例混合的人参和三七药材粉末45 g,加入计算量和规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规定的时间和次数后,合并提取液,滤过,减压回收乙醇,浓缩近干,得稠膏。用70%乙醇溶液解稠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每个实验重复两次。精密量取上述浸膏的70%乙醇溶液10 ml,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发至干,残留物用甲醇溶解,转移至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经0.45 μm滤膜过滤;精密量取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
“2.3.1”项下的条件,测量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峰面积。计算3种皂苷的质量分数,3种皂苷的质量分数之和;以两次试验的3种皂苷的质量分数之和为综合评分指标,每个水平对应的综合评分值之和K1、K2、K3,极差值R,列于表2。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3 方差分析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SSi)自由度(ν)方差(MS)F值显著性
2.3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和Rg1的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kromasil C18 柱(4.6 mm×250 mm ,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水为B,进行二元线性梯度洗脱:0~20 min,20%A∶80%B;20~30 min,(20%~35%)A∶(80%~65%)B;30~60 min,(35%~20%)A∶(65%~80%)B。检测波长203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室温。
2.3.2 对照品混合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三七皂苷R1 2.0 mg、人参皂苷Rg1 5.0 mg和人参皂苷Rb1 4.7 mg,置5 ml量瓶中,用甲醇使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备成对照品混合溶液。
2.3.3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对照品混合溶液2,4,8,12,16,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进样量(μ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三七皂苷R1 在0.80~8.00 μg,人参皂苷Rgl 在2.00~20.00 μg,人参皂苷Rb1 在1.88~19.80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分别为:
三七皂苷R1:Y =2.962 2×105 X-3.361 7 ×104 , r =0.999 8;
人参皂苷Rg1:Y =2.9036×105 X-7.134 8×104 , r =0.999 9;
人参皂苷Rb1: Y =2.887 5×105 X-5.464 7×104 , r =0.999 9;
图1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校正曲线
2.3.4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混合溶液10 μl,重复进样检测6次,记录峰面积,计算得到三七皂苷R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1.42%,人参皂苷Rg1峰面积的RSD=1.09%,人参皂苷Rb1峰面积的RSD=1.16%,3种皂苷峰面积之和的RSD=0.91%。 结果表明测量实验精密度良好。
2.3.5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同一供试样品溶液10 μl ,分别于0 ,2 ,4 ,6,8和10 h时进样,测定峰面积。按“2.3.3”项下的回归方程计算3种皂苷及它们之和的质量分数的RSD(%):三七皂苷R1质量分数的RSD=1.25%,人参皂苷Rg1质量分数的RSD=0.97%,人参皂苷Rb1质量分数的RSD=1.04%,3种皂苷质量分数之和的RSD=0.81%。结果表明,在测量时间10 h 内,样品溶液稳定。
2.4 正交实验的结果 表2中极差R值表明,影响因素主次为D>A>C>B。表3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主次为C>D>A>B。每次提取时间(P<0.005)和重复提取次数(P<0.05)对提取工艺有显著的影响。使用6~10倍于药材量的50%~7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对提取物中皂苷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对于人参和三七这样贵重药材,为了增加浸膏的产量和皂苷含量,减少水溶性杂质,增加醇溶性物质,使用10倍于药材量的70%的乙醇比较好。因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应为A3B3C3D3,即用10倍于药材量的70%乙醇水溶液,提取3次,每次提取2 h。
2.5 提取工艺的验证 精密称量按处方比例混合的人参和三七药材粉末45 g,共3份,采用优选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工艺的验证。为了考察用70%乙醇提取的效果,增加了第4次用10倍于药材量的水再提取1 h。提取液按“2.2”项下方法分别处理,并按照“2.3.1”项下的条件,测量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的峰面积。按“2.3.3”项下的回归方程计算3种皂苷及它们之和的平均质量分数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表4结果表明,优化的A3B3C3D3工艺条件具有可行和较好的重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