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微课程教学设计(4)
2025-08-02
信息技术支持:PPT出示的活泼有趣的评价方式,能激发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的兴趣,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②师:课后大家还可以登录手机、计算机学习平台等,进一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知识。
信息技术支持:利用PPT展示了更多的学习平台,以帮助学生拓展学习时空,接近新的学习方式。
设计亮点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本节课的教学预设是运用网络教研的形式,通过教研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微课程设计,为学生开发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和新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力求在明晰算理、掌握算法、提升计算技能等方面予以突破。
1.基于潜在学情,为学而备
(1)已有知识重沟通
新课开始,从复习4.08×5这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开始,唤起已有小数计算、探究小数计算算法的经验。
(2)已有计算经验重迁移
在复习中,提示学生:能不能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测,再计算?重视已有计算经验的迁移。
(3)已有解决问题经验重系统化
在新授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对三个问题的有序回答,明确解决稍复杂的小数乘法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实现解决问题经验的系统化。
2.基于核心知识,明辨算理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代写论文和论文代写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算理是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算法、数形结合的方式,将算理予以明晰。
(1)估计中明范围
每次计算之前都让学生估一估,即可以估上限、下限,估范围,估大约是多少,发展数感。
(2)直观中明表征
借助方格图帮助学生理解2×0.8与0.4×0.8的积合起来表示的就是2.4×0.8的积。
(3)转化中辨算理
课件中动态演示转化的过程和积的小数点位数确定的过程,帮助学生明确怎样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将新知转化为旧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等难点。
(4)归纳中明算法
在完成四道试题的计算之后,组织学生对比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在讨论交流之后完成算法的归纳。
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学力
学科知识只是获得学科能力、发展学科素养的载体,在习得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发展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小数乘小数》微课程教学设计(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