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要把握教学内容的应用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绝非简单的思想搬运和灌输。恰恰相反,应用性、实践性等特征赋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因此,微课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当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以实现感悟的启迪、知识的获得、信念的确立和行动的引导为目标,以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突出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紧密联系的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甚至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被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空洞、无用的教学内容,深入发掘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力争通过精心的微课教学内容设计,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学习中深刻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有利于帮助其成长成才并终身受益的重要课程。
三、拓展应用范围: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合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外交等多个学科,通识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理论功底和知识面要求极高。长期以来,由于师资力量有限,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能采取由一名教师承担一门课程所有教学任务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显然是建立在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均是百科全书式人才的逻辑假设基础上。然而,现实中不可能每位教师都能成为百科全书式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科背景相对单一与课程内容综合性强形成了很大的冲突,成为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微课的应用范围极广,不仅应当将其定位为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系统,也应当将其视为能够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为打造一支信息化素养较高、可以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改造传统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师团队,解决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方面,微课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个人信息化素养,包括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等。信息化素养是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和时代化的内在要求。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有效载体,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一批熟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将得以锻造并涌现出来。这支教师队伍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机结合,既能够增强理论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够避免教育技术在应用上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微课教学是一种分工合作、共享交流的团队活动,而非单打独斗的个人行为。分工合作有利于发挥不同教师的学科优势和特长,聚焦微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共享交流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总之,基于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共享交流的微课教学,对于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升级技术应用:构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可以在传统课堂中广泛应用,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但是其功能不应仅限于此。以网络在线或手机在线的形式供学习者自主学习,发挥微课教学对传统课堂的有益补充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当成为微课教学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及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发展和普及,移动学习平台正在不断兴起。所谓移动学习平台,是指教师和学生以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为传播介质,借助Wi-Fi、移动通信网等网络接入形式,进行信息交流、师生互动、情感沟通、学习管理等教学活动的新型网络平台。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如何升级现代教育技术在微课教学中的应用,创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将智能手机等第三方应用程序、移动互联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与微课教学有效对接起来,实现微课的即时学习和泛在学习,是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现实诉求。
首先,针对课程内容逻辑性、抽象性较强,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特点,以尊重学生学习体验为出发点,构建运行稳定、交互友好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移动学习平台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和方法复制到移动端,而是根据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端的特点开发新的功能,设计新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在构建移动学习平台的过程中,要针对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网络平台普遍存在的简单粗放、更新慢、关注度低、受益面窄、可用性设计差等问题,加强微课移动学习平台在媒体、交互、内容以及可用性等关键环节的精心设计,力争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更加愉悦的学习体验。
其次,利用微课移动学习平台的互动性、即时性、便捷性和平等性等特点,提高微课在学生群体中的普及度和认同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与生活的无缝连接。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促进教育公平,而且也能推动形成校际、区域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赢的良好局面。
最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包括应用模式、策略、效果评估等,探索构建传统课堂和网络数字化课堂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实现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为目标,既注重发挥传统课堂的优势,又注重利用在线教学提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
总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教学是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下开发和应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而带动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模式等方面实现变革的过程。任何教学改革都是渐进的发展过程,微课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争议、困惑和挑战,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将有利于推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第3篇:基于日本茶道文化的《基础日语》微课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