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K3ca、AKT2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2)

2025-04-29


        2  PIK3CA概述
        2.1  PIK3CA的结构与功能
        PIK3CA基因是逆转录病毒v-p3k癌基因在细胞内的同系物,编码PI3K家族的关键成员Ⅰ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s)的p110a催化亚单位(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catalytic alpha polypeptide gene)[12],是一个34KB的基因,定位于3号染色体3q26.32,含20 个外显子,编码1068 个氨基酸,生成124KDa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4,5-PIP2成为3,4,5PIP3[1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信号通路的功能发挥。研究人员已研究证实PIK3CA是PI3K中唯一出现突变的基因,在人类癌症中呈现高频突变,大量数据表明PIK3CA中有三个热点突变区:H1047 人、E542K、E545K,利用细胞移除基因实验证明了这些突变是致癌的[14-16],有限的分析显示,PIK3CA突变与肿瘤抑制基因PTEN突变互相排斥,PI3K-AKT信号通路的持续激活而致功能失调可以由PIK3CA基因突变导致PI3K的持续激活引起,也可以是因为PTEN的异常引起PI3K累积,这表明导致肿瘤发生的信号既能通过PIK3CA的激活发生也可通过PTEN的失活发生,含突变的细胞株凋亡减少并具有更强的侵袭力,促使细胞癌变[20]。
        2.2  PIK3CA与卵巢癌
        Campbell等研究发现在卵巢癌中亦存在PIK3CA的高频突变(突变率18.8%),并且突变的发生与卵巢癌的组织学亚型有关:子宫内模样腺癌和透明细胞癌中突变率明显高于浆液性和粘液性癌[21]。但是,也有对于卵巢癌的研究认为没有迹象显示PIK3CA突变与组织学亚型或临床与预后等因素相关[21]。国内关于PIK3CA 基因的研究刚刚起步,国外对此研究较多,但PIK3CA突变与其他临床及组织学参数之间的联系还不是很明确。
        3  AKT2概述
        3.1  AKT2的结构与功能
        AKT是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蛋白激酶,其为PI3K下游的靶蛋白,是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核心,其持续活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蛋白激酶AKT有三种亚型AKTI、AKT2、AKT3。AKT分子约由4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包括氨基端的调节区、中间的激酶区及羧基端的尾部三部分。氮基端的捌节区有一个保守序列一AH结构(AKT homology domain,1~147氨基酸节段),其1—106节段是与许多蛋白激酶同源的PH结构域(pleckst fin homology domain),这个特殊的结构域又被称为AH/PH结构域。AKT的激酶区位于148—411氨基酸节段之间。内有ATP的结合部位。羧基端的尾部(残基412~480)约由70 个氨基酸构成。氨基端PH结构域含有7条p折叠,反向平行构成B片层并组成一个“疏水袋”。羧基端部分形成一个a螺旋,像帽子一样盖在“疏水袋”的上面。AKT的主要作用是作为PI3K的下游底物,参与PI3K/AKT通路激活[22]。Sale等利用亚型特异的反义寡核苷酸探针策略对AKT及其三种亚型的功能进行研究,发现三个亚型均参与下游底物的活化,其中以AKT2的作用为主。尽管三个亚型定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但三个亚型在氨基酸序列上有80%的同源性,均有上述三部分功能区域的共同结构特征[23]。在癌症的发生中,PKB备受关注。由于在逆转录致癌病毒中发现Akt蛋白的存在,人们认为它可能是一个原癌基因。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恶性肿瘤中,发现AKT的三种亚型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过量表达。关于AKT是如何促使肿瘤发生,普遍认为:①AKT抑制了细胞的凋亡,使恶变细胞得以存活下来;②AKT具有促进细胞周期进行的作用,加快了细胞的生长分裂;③ AKT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对肿瘤的形成很关键;④AKT的过度表达和活化可以抵消PTEN的作用[24]。其中AKT2主要介导肿瘤细胞的粘附、运动、侵袭与转移效应[27]。

PIK3ca、AKT2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老年压疮病人的家庭护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