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擦浴疗法是高热患者常用的物理降温措施,以往常用冷酒精擦浴,近年开始用温酒精擦浴,为观察两种擦浴疗法的疗效,我们对200例高热病者进行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200例均为内科病例,体温都在39.5度以上,随机抽样分二组进行擦浴疗法,每组各100例,分别观察其降温情况,其原发病分别为上感98例,消化不良60例,高热42例。性别:男102例,女98例。年龄在26岁-82岁间,以41-70岁多数,共128例。平均年龄63.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等均无明显差别,有一定可比性。
1.2分组与方法 甲组:即冷酒精擦浴法(简称甲法),以75%酒精加常温冷水配成浓度为30%酒精液,温度在30度左右,在腋下、掌心、腹股沟、腘窝、脚心等部位顺序擦浴,避免在胸前、腹部等处擦浴,以免不良反应。每次擦浴时间为20-30分钟。乙组:即温酒精擦浴法(简称乙法),以75%酒精加50度左右之温水配成浓度为30度酒精液,温度在40度左右,与甲组同样方法进行擦浴。在擦浴前及擦浴后半小时、1小时各测体温一次,进行疗效比较。
2 结果
两种酒精擦浴法对高热患者都有降温作用,但效果上有显著差异,对比结果见表1。
3 讨论
我们通过对200例高热患者,采用冷酒精与温酒精擦浴法对比观察,结果二法都有降温作用,但以温酒精擦浴法为好,尤其在擦浴后半小时降温情况来看,乙法的疗效显著优于甲法,P<0.001。这是由于温酒精擦浴于病员体表后,会很快被蒸发,这时大量的体热被带出体外蒸发散热。再加乙法的擦浴液温度高于皮肤后,促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快,也增加散热。我们知道正常体温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反射性调节活动,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保持恒定。热酒精擦浴法亦可提高皮肤温度感受器的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使产热过程抑制,散热过程加强,从而使体温下降。而冷酒精擦浴液温度比病员体温约低10度,由于皮肤对冷刺激较敏感,使冷敏感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而抑制散热,同时由于皮肤受冷后毛细血管收缩,温度降低,甚至出现立毛反应和寒战,这样反使散热障碍,影响甲法在半小时内降温。因此,我们认为对高热患者以温酒精擦浴法为好,也符合身体体温调节机制。
温、冷酒精擦浴降温效果对比
2025-04-27
温、冷酒精擦浴降温效果对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