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卉,白育庭,张文,余英宏
【摘要】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防范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医患纠纷是当前教学实习医院面临的新课题。影响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医患纠纷包括社会因素、医院因素、患者因素和实习生因素。在临床实习中加强对实习生处理医患纠纷的教育,提高实习学生综合素质是防止医疗差错,减少医患纠纷的关键。
【关键词】 临床; 实习生; 医患纠纷; 对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经济意识不断加强,广大医护人员面临巨大压力,新形势下潜在许多的医患纠纷隐患。临床实习生法律意识不强、人文素质不高、缺乏医患沟通能力,往往容易导致医患纠纷的发生。在此,对临床实习教学中医患纠纷的成因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1 医患纠纷产生的原因
1.1 社会因素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出台,对临床医师进行医疗活动中的资格、执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都有了比较详细的法律规定,而对医学生在医疗活动中的责任尚无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1],给医疗纠纷的发生留下了极大的隐患。②新闻媒体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特殊性了解不够,致使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社会舆论和宣传报道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是引起医患纠纷高发的一个主要诱因。
1.2 医方因素①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大了医疗质量、医疗环境和服务态度上的改革,各科室采取了经济承包制;另外随着高科技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医疗费用较过去明显提高,而政府对医疗费用的投入较少,对于花费巨额医疗费用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从而加剧了医疗纠纷的发生。②部分医务人员素养差,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降低。少数医务人员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方式、语气,缺乏同情心;有收受红包或接受吃请等现象;对患者的尊重和隐私保护不够;不执行规章制度和常规,违反操作规程,擅离职守;病历资料记录不完善、不及时、不准确。
1.3 患方原因①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的法律意识提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允许患者复印病历资料以及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给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一条相对畅通的途径。②有些患者对医疗的期望值过高,以为只要到了医院就进了保险箱,缺乏对疾病诊断、特殊检查和治疗的正确认识;有的患者因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风险过高,患者及家属不愿承担风险而不配合治疗,有时会导致失去最佳的治疗或抢救时机,事后又将责任推给医院。③部分患者看到医疗纠纷赔偿有利可图,以各种借口要求医院给予经济补偿。
1.4 实习生因素①实习生法律意识不强,对医疗中所面临的一些法律问题知之甚少,关于医疗纠纷方面的案例也不知晓,以至于不能防范潜在的医疗法律问题,不能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有的学生认为出了差错有带教老师承担,与己无关,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因而说话做事不够严谨,是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②由于受传统医学教育的影响,在多数学生中存在着重医学专业知识,轻社会文化;重智力,轻人文的思想,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缺乏情商,没有完全适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对医生职业精神的含义以及医患关系中医生的义务,缺乏全面的认识。③国内外权威统计资料表明:约70% 的医患矛盾、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患交流不够、缺乏互相理解造成的。目前的临床教学中多重视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忽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医学生缺乏与患者沟通的心理准备,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进入临床实习后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