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3)

2025-04-30

这样以点带面,促进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3、以班级制度约束,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叶圣陶说:无论是改掉学生身上哪一个坏习惯,在一开始都要以一定的压力来强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控制和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但远称不上成熟。因此,班主任应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为出发点,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通过从整体着眼,从细处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开展班级德育工作,提高学生德育素质的最终目的。

制定班级制度后,还必须要严格执行,要让学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道德原则是不可以协商和妥协的。德育工作的开展,要建基于对原则的坚持,而非退让。如果发现所定的规章制度过于苛刻,当然可以修定甚至废除,但一切都要经过讨论和解释,且公开进行。要让学生知道你的意图,他们才肯合作,才会自觉守纪律,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习以为常,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

4、巧借竞争意识促德育。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且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竞争道德水平的提高却远远落后于竞争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错误地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以欣赏对方的失败。为了取得老师的信任,打击诽谤他人;为了评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或加入团组织、党组织而请客、拉票、甚至送礼;有的学生害怕学习成绩落后于人,而对同学采取资料封锁复习误导的对策。如此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班主任在教学过程汇中,应合理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例如,我将班组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互帮小组,各小组进行评比,象设立学习擂台一帮一争夺流动红旗等,使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从个人到小组、从小组到大组、再从大组到全班,进行竞争。好的同学之间开展竞争,中等同学之间开展竞争,较差的同学也不愿落后,使比、学、赶、帮在班级蔚然成风。实际上每个同学都愿意向上,都愿意成为一个好学生,有竞争就可以不断产生动力,就能激励每个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最终促进学生德育素质不断提高。

   5、结合课程特点,贯穿德育工作。每门课都有其特点,每门学科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一些人生哲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挖掘,结合所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教育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在讲生产任务的合理分配这个内容时,通过引导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个人最优并非团队最优,从而提出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再有,在讲固定成本、单位固定成本的概念时,我将现实生活中的规模效益、薄利多销的原理灌输其中,即增强了课程的可听性,又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浅析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让自信渗透孩子的心灵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