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调查与分析
谈话,班主任解决学生问题的先锋,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我们现代学校尤为重要。在初中生活中,学生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认识问题,叛逆而懵懂,而他们恰恰最害怕的就是像“唐僧”一样的班主任。我要谈话,就得从与我最近的班委开始。一个班级的风气和纪律要靠纪律委员来维持,找他理所应当。
那天放学后,我找到了该学生。因为开学才一周,对他们的了解程度还不深入。我首先要说明的是:他虽是纪律委员,但纪律性差。自习课上坐没坐相,并且视若无人的下地找东西,全然看不见任课教师的存在,当然在我的课上不敢这么放肆。对他,我采取鼓励和表扬的方式。
“张翔,老师今天跟你谈点事情,你觉得如何?”他欣然答应,很乖巧的跟我走进办公室。那天办公室恰好就只有我一个,办公室显得很安静,我们的谈话自然而然的放的很开,没有拘束。下面是我的谈话内容。
“张翔,美术老师反映你上课的时候随意走出课桌,虽然她当时并没有提醒你,但如果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的话,就应该知道老师是在尊重你,如果美术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你的名字让你回到座位上,你势必会表现出来不满意,虽然会服从,但心中一定有怨气----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自尊心。美术老师不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在照顾到你的“自尊心”,不能让你在全班同学面前没有台阶下,或者扫了“面子”。但尊重是相互的,老师尊重了你,你又是否能足够尊重老师呢?我看没有,课堂上老师在的情况下,你有什么事情应该先征得老师的同意,但你没有,总喜欢自作主张,这是你对老师缺乏的一种尊重。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学校还是进入了社会,不管面对的是谁,都要记住:尊重是相互的,这是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懂得的。”这时他默认了,我想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先抛开你本人是纪委委员不说----因为纪委委员也是人,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你不要认为纪律就是老师要求你如何如何,这个想法是错误的。纪律就是一种约束,它在学校之中称之为纪律,在社会上就是规定或者法律,学校里面的纪律是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像你这样的人如果真的非常缺乏纪律性,那应该把你送到部队去锻炼一下,让你去尝一下什么叫铁的纪律。另外你不能把纪律看成是要求,它应该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你的生活中就是做事情要做好。比如吃饭要吃好,睡觉要睡好,守纪律也要守好,对于纪律你应该像对待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一样,如果你连纪律都不能遵守好,那么你以后做别的事情也做不好----因为你缺乏一种把事情做好的精神。”这时的他显然有些紧张,有些不安,毕竟这话里有那么点责备的意思。“最后,我必须声明一点,我今天绝对不是在批评你,而是给你几点善意的提醒。你应该意识到这是你的幸运,因为在学校里还有老师愿意去提醒你,能够指出你的不足,对你怎样去做能够看得明白,如果进入了社会,恐怕这样的人就太难找了。生活中你不遵守“纪律”,好吧,有法律等着;工作中你不遵守“纪律”,好吧,领导很可能就对你不满意,而直接影响你的前途。你觉得老师说的对吗?”他不住的点头。显然这孩子被征服了,也许从没有体会到这么人性化的谈话,我想我成功了。而后的一段时间,班级氛围出奇的好,再也没有任课老师来反映情况,只是一再惊讶,“初一九班的学生都脱胎换骨啦!”我心里尤其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