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进初中生对健全人格的认知,不断的认识自我
我首先强调下,我们的初中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知道的真的太少太少。作为班主任的我,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了怎样才是健全的人格。
1)认识“人格特征的独特性”
2)认识“人格特征的整体性”,
3)明确对健全人格的总体认知
心理学家们对健全人格定义,大都从知、情、意、行的角度来研究和讨论,归纳出一些适合当代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健全人格标准:
班主任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是学生生活的帮助者,是学生精神上的好朋友。在任教3年的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真正做到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帮助他们摆脱阴影,我才能感受到那份快乐,那份满足。
1)全面而重点的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首先,我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意识到自身都具有哪些优点、哪些不足,能够用明确的优点去避免实践中的不足。实践活动千变万化,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就在实践中不断的浮现出来。其次,要求学生对自身优点和不足进行重点思考。每个人都有很多的优点,也有很多的不足,学生必须及时意识到自己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对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有了重点的把握,就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虽然职高生总体素质不是很好,但是能及时找出自身不足,找出自身的闪光,那么班级总体还是前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