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预防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的思考

2025-04-30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职务犯罪是当前腐败现象最集中、最严重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权力犯罪,其影响和危害极大,已日益成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现象。就国税系统而言,近年来,各级国税机关针对本地区、本部门实际,以加强党风政风行风为龙头,不断强化基层税务人员的廉洁从税教育,采取各种监督制约措施,有效遏制了税务职务犯罪的高发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预防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本文试就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的成因及有效预防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作一浅探。
  一、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的成因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基层国税系统纪检监察工作的经验,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心理方面。经济发展的有限性与人们物质欲膨胀的冲突,消费的超前性与生产落后性的矛盾是诱发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的内因。一些税务执法人员耳濡目染笙平歌舞、灯红酒绿,而自己虽然在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方面有“权力优势”,却还是辛苦地拿着“死工资”,为了寻求心理平衡,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崩溃,无视法律,内外勾结,贪污受贿,权钱交易,最终沦为罪犯。
  二是执法方面。法律法规在执行中出现缝隙,防范措施监管能力相对薄弱,给犯罪分子留下了机会和空间;有些权力过于集中在一些部门和个人手中,过大的权力失去了有效约束和监督,一旦把握不住,就会导致权力机构和个人的腐败。
  三是管理方面。一些基层国税机关监管机制不健全,管理软弱涣散,机制不够健全,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讲情面、拉关系,单位风气不正等也是诱发税务职务犯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四是监督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法随意,收税不开票等现象,都是监督不力的具体表现。因此,监督制度不健全或监督未能有效实施,这些都是导致税务职务犯罪的直接因素。
  二、有效预防基层国税人员职务犯罪的对策
  税务职务犯罪虽是顽疾,但并非不治之症,就像防病治病一样,只要对症下药,也能药到病除。
  (一)加强教育,筑牢防线
  一是经常性教育。各级基层国税部门要制订年度党风廉政和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的学习计划,将学习内容下发基层单位实施并督导落实到位。要经常组织全体国税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摈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经常性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切实加强国税系统的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自觉预防职务犯罪的意识。要经常性进行党纪法纪教育,增强广大国税干部的党性观念和法纪观念,用纪律和法律规范大家的行为。同时,在系统内大力宣传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正面典型,弘扬正气,使广大干部知道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有效的。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教育,使大家牢牢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是警示性教育。为切实搞好警示教育,可以邀请检察院、纪检部门领导或办案人员为国税干部讲课,用大量的案例以案说法进行教育,分析职务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探索防止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提醒大家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政廉洁,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廉洁服务,做到不碰触总局规定的“四条高压线”,做到“三不两正常”,即不受礼、不吃请、不说情,与纳税人保持正常的征纳关系,在内部保持和谐的同志关系。同时,利用内部少数税务干部职务犯罪的事实和教训,对税务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剖析犯罪分子的思想演变过程和思想根源,从反面警示税务干部引以为戒,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谨慎行事,防微杜渐,自觉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让大家懂得“平安就是福,自由值千金”的深刻含义,牢牢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教育使税务干部以积极、健康、正常的心态,洁身自好慎始慎终。

下一篇:实行财会集中核算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