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思考(5)

2025-04-27

        3、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从农业内部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抓好农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把提升改造农业“333”工程(东部、西部、中部3个区域性生产经济带,西兰花、果蔗、水产养殖3个无公害生产基地,水产精品养殖、高效蔬菜种植、珍稀花木生产3个科技示范园区),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效益农业。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切实落实农业龙头企业的引进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抓档次提升,建产品基地、创知名品牌,通过建立公司+农户的新型组织,推进农业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生产。推动农地经营权的流转,促进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扩大农户的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务农收入。加快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和增收能力。一方面,适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和就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把提高农民就业技能作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来抓,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主体。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促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同时,要对已在二、三产业就业的“打工农民”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使他们成为二、三产业所需要的合格劳动力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重点做好失地农民、海岛移民和急需转移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

    (三)突出战略重点,加快东部开发,实行差异化发展策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大东部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共建共享,发挥最大规模效应。通过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对接,确保城乡要素流通渠道畅通,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1)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这是城乡一体化的“筋络”工程,是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外,配合加快启动疏港大道、东方大道二期建设,形成“25分交通经济黄金圈”,对内,以整治村建设为契机,以村级道路硬化、亮化、绿化为重点,优化加快农村路网建设,扩大城乡公交覆盖面。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覆盖农村地区,提高中心城区对农村的辐射效应,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增加级差地价,提高农村土地利用价值,这是改善农民居住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直接有力的措施。(2)实施教育资源整合。结合“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的城乡布局体系,以优质均衡为原则,做好校网调整规划的完善,着重抓好金清二中、金清三中合并的前期工作。将公共财政向教育倾斜,加大对学校的投入,投资3000多万元启动金清中心小学整体搬迁工程。加强对成人学校、实验中学、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四大中心的投入,完善教育功能,加大对农村完小投入,促进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使教育事业发展和城镇化推进实现互动。(3)建设现代城乡信息网络。实现广播电视和电信“户户通”,总结勤劳电脑村建设经验,向全镇积极推广,逐步扩大数据网络服务范围,使信息高速公路延伸到更多的村庄和农户。此外,还要十分重视城乡供水、供电、供气、环境保护、防洪减灾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对其中一些重要管线应做到互联互通。对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制定专项规划并做好协调工作,提高公共设施的共享性。

    2、推进“内聚外迁”和“村庄整治”工程。结合三山涂、黄礁涂围垦,实施海岛村民离岛脱贫工程,这即有利于加快海岛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又有利于做大中心镇、中心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以“千村整治、百村示范”为契机,积极实行缩“大村”、扩“小村”、改造“转型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村”是前期盲目的“摊煎饼”式建设的村庄,后因居住人口转移形成“空心村”。这些“空心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环境脏、乱、差,必须予以控制,逐步缩减。选择适当时机应进行合并、复垦,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小村”是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居住条件,建设档次较高,但建设规模比较小。对这样的小居民点,应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吸引广大农民到此居住,使之成为新兴居民点。“转型村”是分布在城镇周边的地区,通过城镇的辐射作用,有相对较好的二、三产业,但是基础设施和综合功能相对较差的村。鼓励和引导他们的工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从而实现城镇的集约发展。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及县乡统计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