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方法上,要抓住主导,大家来做,形成合力。一是要抓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做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直接和老同志打交道,可以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多年的工作实践也证明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做老同志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发挥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老干部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中的主导作用,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谈心活动,相互帮助、化解矛盾、排解忧愁。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老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作用,不断探索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发挥离退休人员中的老党员政治上坚定,党性观念强,对自己要求严格,示范作用好,感召力大等不可替代的作用。聘请部分老同志担任“老龄思想政治研究会成员”、“理论学习组成员”、“创建文明司局巡视员”、“党的政策宣讲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文体活动辅导员”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三是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增强做老同志思想工作的能力。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工作人员要会做思想工作,学会倾听、沟通,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满足不同的要求。要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从坐等要求服务向主动上门服务的转变。做到“二个到位”,即努力做到政策落实到位、服务工作到位。要突出“四个一”,即在态度上把老同志当作亲人,突出一个“情”字;与老同志言谈举止中突出一个“热”字;对老同志的服务上要周到、细致,突出一个“细”字;为老同志做事时不敷衍,突出一个“实”字。对老同志的困难,能够办的要立即办;一时不能办的,要做好解释工作。
(四)在对象上,要坚持区别情况,增强针对性。针对离退休人员这个特殊的群体,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考虑年龄、身体、家庭负担和是否受聘工作等,要坚持先进性教育期间的有效手段和成功做法,区分情况,因人而异。一是对身体好,无负担的,要提出明确要求,遵守有关制度规定,督促他们按时参加各种学习教育活动,确保出勤率。二是对久病卧床、行动不便和家庭负担重的同志,由干事协助支部及时上门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宣讲、发放学习资料和物品。三是对长期外出和受聘在外工作流动的同志,要求他们至少每季度同支部联系(书信或电话)一次,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半年至少参加一次组织生活,重要活动未能参加的由支委或干事向其通报情况。四是针对年大体弱、长期不能来局参加学习活动的同志,定期到家中谈心聊天、做思想工作,满足他们的精神慰藉和心理需求。确保每一名党员始终置于党组织的监督管理下,使其受到基本的教育,保证思想上、行动上紧跟形势发展,与时俱进,保持晚节。
(五)在生活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思想工作的说服力。将自己的幸福生活同党的领导和社会制度联系起来,同各级组织的工作联系起来,这是老同志的一大特点。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是开展老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老同志的一些思想困惑,往往同自身实际困难有关。只有全面落实生活待遇,认真解决老同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更有说服力和感召力,这是党的一贯政策,也是最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生活保障发生问题,讲得再多,说得再动听,老同志也不会相信是在真正地关心和照顾他们。因此,做好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既讲道理又办实事,要针对老同志进入“高龄、高发病期”后产生的特殊困难和个性需求,想方设法为老同志排忧解难。要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和解决实际困难紧密结合起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也要说明缘由,讲清道理,让老同志了解和理解。只有从老同志关心的具体事情抓起,把理想、信念等无形的内容融入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才能解开老同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使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有效。一是要继续做好“两费”的保障工作,按时发放离退休费,及时报销有关医药费。二是做好扶困济难工作,及时向生活有困难的同志提供帮助,体现组织的关心。三是为想发挥作用的同志提供信息等服务,为他们牵线搭桥。经常与仍在发挥作用的同志保持联系,积极帮助他们处理遇到的相关问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