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三把尺子”,认真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客观上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基础条件造成的。但从主观上分析,主要是我们在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能力作风和体制机制、工作方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差距。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够,思想观念上有不符合的地方
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理论素养和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是在处理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与品质的关系上,存在重快轻好的问题。城市建设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不高,在改善投资硬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方面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还有大量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要做。二是在处理城市建设与村镇建设的关系上,存在重城轻乡的问题。在以城带乡,完善乡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延伸城市管理上还不足,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村镇倾斜不够。三是在处理城乡建设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上,存在重物轻人的问题。公交站场、换乘枢纽、人行过街系统、盲道建设还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四是在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上,存在重近轻远的问题。节能省地型建筑还不多,发展模式还比较粗放,重复建设的现象未根本杜绝,资源浪费现象还比较突出。
(二)思想还不够解放,开拓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解放思想的程度还不够,眼界还不够开阔,创新气魄、力度还不够。一是创新精神不足。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形成新方法、新机制的力度不够。在技术创新上,存在建筑企业经营者观念陈旧、科技研发和投入力度不够甚至零投入的问题。在行业发展上,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企业资质等级低,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二是开放意识不足。在如何借力、借势发展这一课题上,我们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当前XX“加快”、“率先”发展的要求,外资在投资中所占比率仍然较低。在“走出去”这一环节上也缺少更多的尝试。三是世界眼光不足。建设领域外经工作更多的是请别人进来,自己走出去用世界的眼光找不足,用世界的资源谋发展,进一步向世界标准看齐,从总体上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仍然不足。
(三)在谋划工作、综合统筹上有不科学的地方
对如何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城乡建设实际工作中、特别是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方面研究得还不够深入透彻,在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思考工作、研究问题、指导实践上还有差距。一是对工作的长远谋划还不够。跟踪、了解和掌握建设领域发展的最新态势不及时,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课题研究相对较少。二是研究问题还不够深入。在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有效的工作举措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对一些问题调查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措施还不多。在统筹城乡建设上,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的办法不多,抓手不足。三是综合协调的力度还不够。面对目前的建设行政管理体制,特别是部门职责交叉、管理多头的状况,我们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畏难情绪,主动协调、有效协调市级规划、市政、园林、房管等部门,共同抓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尤其是在理清建设时序,严格建设程序方面的力度不够,具体工作上有不深、不细的问题。
(四)在能力作风上有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地方
一是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适应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抓城乡建设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在科学合理划分市区分工,加强对区县工作的指导,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共同推动城乡建设方面存在差距。二是执行力有待增强。有效整合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还不够。特别是一些需要协作完成的工作,存在配合不够密切的情况,导致工作落实不力,效果不够理想。三是班子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还不够。班子成员间沉心静气地进行交心谈心,沟通思想,交换看法,增进感情还不够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存在打不开情面,自我批评多,相互间开展批评不够的情况。四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深入调查研究还不够,对如何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其作用,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还不多。对干部布置工作多、提要求多,与干部交心谈心较少,干部谈话制度落实得不够好。干部培养教育措施比较单一,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服务意识不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在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