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劳动保障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3)

2025-05-13


    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使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与劳动贡献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奖勤罚懒,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同时,不仅要讲究物质利益,鼓励人们创业致富,也是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在收入分配调节中,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行机会均等,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通过多方面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差距,防止过分悬殊和两级分化,在不影响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积极性的前提下,兼顾各阶层群众利益,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第三,改革分配制度,规范分配秩序。要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以岗位工资制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适当拉开不同岗位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的收入水平。改进国有企业经营者和技术人员收入分配方式,推行年薪制、职工持股、技术和知识产权入股、股票期权制等分配制度,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对石油、电力、电信、民航、保险和自来水、煤气供应等行业的过高收入进行合理调节。取缔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偷税漏税、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要坚决依法取缔和惩处。推进福利待遇货币化、工资化,合理拓展工资范围,在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的同时,逐步将职工的交通通讯等福利待遇和职务消费纳入工资,实行公开化、透明化。
    第四,要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要推进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指导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收入。严厉查处无故拖欠、克扣工资的行为;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逐步形成预防和解决欠薪问题的机制。这是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证。
    总之,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
    (三)构建和谐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目前社会保障面临着五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城市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还不够宽,大量城市集体、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和进城农民工仍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二是社保资金筹措困难逃缴拖欠保费现象严重,地方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还不够,对中央财政依懒性较大,一些补充社保基金的渠道尚未落实;三是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和医疗保险提出更高要求,资金积累和保障服务功能仍不适应;四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加入世贸组织,一些产业受到冲击,失业人数增加,失业保险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五是农村和小城镇社会保障刚开始探索,大部分地区仍然还是空白。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必须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富有弹性,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社会保障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符合我国国情,应当继续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要进一步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都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逐步做实个人帐户;改进和完善现行的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把阶段性指数化工资逐步演化成终身工作期间指数工资,作为计发社会性养老金的基数,其比例与缴费年限适度挂钩;同时,改革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特点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促进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人才流动,解决待遇不公问题。

下一篇: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