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组织收入,有力可借。多年来,我市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突出成绩,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资源利用开发、人民生活环境和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财政支出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财政支出最重要的贡献是税收支出,我局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税收收入连年攀升,累计实现税收收入72亿余元,为各项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逐步确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新时期税收征管模式。快速的信息化建设为科技兴税提供了技术和效率的保障。同时,几年来的目标管理考核、岗位职责、税收管理员制度等内部管理为收入工作注入了全新的管理内容,“以持续改进为目标”的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贯穿在每个工作环节。以清理欠税为例,由于岗责清晰、责任明确,防止了欠税核查工作中数据的虚报、漏报、错报。对欠缴税金从金额、发生年度、欠税构成、成因等方面进行跟踪追究,查找出欠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分类治欠的对策和措施。从2002起就杜绝了年度新欠,10年来累计清欠0000余万元,使组织收入工作顺利完成。科技加管理成为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的动力。
另外,在大力组织收入的同时,在税法宣传中突出“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宣传主题,针对纳税人种类、知识层次、各税种等精细化分,抓住各纳税人切身需要的宣传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有计划、有侧重的进行宣传,税法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屯使税收宣传工作有的放矢,真正成为税收收入工作开展的“铺路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了全社会关心税收事业的大好形势。
三是管理服务,有点可支。按照支点越高、离受力物体越近,杠杆作用越强的“杠杆原理”,x局把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作为对支点的要求,更新税收理念,树立科学的税收发展观,使传统的“监督打击型”机关迅速向“管理服务型”机关转变。以精细化管理促进税收调节经济的良性循环。做到了岗责体系细化、征管流程细化、制度执行细化、管理手段细化,实行税收征管质量自动考核,促进了征管质量持续提升。税源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提高税源管理的执行能力、操作能力、控制能力、和质量能力上狠下工夫,要求税收管理员做到户管清、税源准、基础实,质量高,努力把税收管理员培养成信息采集员、纳税辅导员、税收宣传员、纳税评估员、税收监控员,每年进行的税源调查、动态管理、使国税牢牢地掌握了税收主动权,同时按征管“七率”进行严密的考核,确保对征管质量基础的“精耕细作”、征管过程的“精雕细刻”、征管质效的精益求精;实行“零距离”服务,建立服务型机关,打造服务高地。市局党组一班人亲自带队深入各类企业,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关心企业在发展中最需要哪些政策支持、哪些办税服务,深入农村,掌握本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情况,把涉及到农民朋友切身利益的税收政策作为重点问题解决,深入集贸市场走访个体业户,倾听来自个体业户的心声,解决“双征”业户定额核定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一切为纳税人着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办完纳税人要办的所有涉税业务,搞好全程服务;结合金税工程、多元化申报等信息工作,与企业搭建信息平台,搞好信息服务;结合依法行政、公平办税、业务流程,搞好程序服务;结合福利企业、进出口退税企业等一系列享有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搞好权益服务。
四是提升素质,有劲可使。“授业有章法,学海无止境”,业务素质强,服务能力才强,服务效率才高。我局首先开展了全系统的练功比武活动,通过采用硬性规定与奖励机制相结合、在岗自学与外出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干部提高技能;通过开展对计算机、税收法律法规、行政公文、税务稽查测试,检验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构建科学的教育培训体制,坚持学历教育与能力培养并重,使干部牢固树立现代税收经济观、现代税收法制观、现代税收服务观、现代税收信息观。xx同志通过微机自学,成功地开发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代开软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所得税网络申报外挂软件,成为练功比武、自学成才的代表。其次全面贯彻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有为才有位,靠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求进步”的竞争奖励机制,注重能力素质用干部,注重发展潜质用干部,激励干部不断提高学识、知识和业务能力,在副科级后备干部考试中,有30名年轻同志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