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军厂共建成绩斐然。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发展地方经济,军工企业坚持军厂共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重庆铁马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在西南地区的两个大型军工企业,承担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有几十个大型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任务。在军厂共建活动中,驻厂军代室的近百名官兵与厂方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制定科研生产目标任务,共同组织调研,共同组织技术攻关。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军厂联合组织技术攻关160多次,进行技术改造1200多项,军代室配合生产加班达2600多人次。出色地完成了科技含量较高的多种型号武器装备的研制任务。主要型号军用装备获得国家级金奖、一等奖、二等奖。在近年的东南沿海登陆演习和中俄等国的反恐演习中,我区军工厂生产的高科技军用装备,为国家争得了荣誉,受到了党和国家及中央军委的表彰。 四是理论成果书写共建殊荣。为适应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对双拥共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抓好各项政策法规落实的同时,注重加强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理论研究,坚持以理论为先导,指导双拥共建工作向更高领域深化。开展双拥共建理论征文活动,组织各单位加强理论研讨,有效地促进了双拥共建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双拥办收到基层、部队等单位理论研讨文章近百篇,在全国和省级以上单位发表近20篇,魏长新等24名同志受到了通报表彰,陈光华局长等同志撰写的《社区双拥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新内涵》一文,被编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工具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书。
五、落实优抚政策 夯实稳定基础
优抚安置政策是否落实,涉及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军队稳定、国防巩固和社会发展。我们积极探索新时期优抚安置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完善优抚安置政策运行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注重安置工作的创新。在落实安置政策中,结合本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坚持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采取留位置、保编制妥善安置转业干部。根据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发展,安置城镇退伍军人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的现实,为增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落实力度,区里成立了退伍安置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国发[2005]23号文件精神,成立了“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培训中心”,制定了《重庆市XX区退伍军人就业指导培训管理暂行办法》,主动与国有大中型企业联系,宣传做好新时期接收安置工作对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争取他们共同做好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注意事前调研,在每年初,提前到驻区企业了解岗位工种需求情况,为下年度退伍军人安置工作做准备;根据企业用工情况,免费对退伍军人进行就业前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缩短了适应新岗位的时间,为企业安置退伍军人奠定基础,有效地改善了企业不愿接收退伍军人的现状;将辖区内隆鑫、劲隆、宗申等新经济组织纳入退伍军人安置范畴,引导他们为国防建设作贡献,使之成为市场经济中一支拥军优属的新生力量;采取了稳妥实施货币安置等措施,为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平台;坚持行政调配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随军家属劳动就业工作。三年来,全区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近200人,安置城镇退役士兵900余人,安排随军家属劳动就业20余人,招聘推荐军人家属和复员退伍军人在新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就业近两百名。区教委还出台了军人子女在本区就读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官兵献身国防的热情。目前区级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30%左右是部队转业干部。每年转业我区的几十名干部和300余名城镇退伍士兵,都愉快地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为富民强区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重点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我们“急优抚对象所急,想优抚对象所想”,克服困难,加大财政投入,用于优抚对象的各种抚恤、补助、医药等费用。近三年来,全区投入1000多万元,除认真落实中央和市里规定的各项优抚政策外,对居住农村的“三属”定期抚恤按城镇标准提高发放,复、退军人定期定量补助标准也达到或高于全市自然增长幅度。 区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专款,妥善解决全区260多名在乡老复员军人在生活、医疗、住房方面的困难。2005年,安排资金200余万元,全面提高了部分重点优抚对象的补助标准。制定了《XX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优惠制度》、《XX区大病救助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把1400名重点优抚对象统一纳入了合作医疗范围;同时区财政每年还拿出近10万元,对230余名老复员军人,按每人每年400-600元不等给予特困医疗补助,缓解了“医疗难”问题;开展“百台彩电送功臣”活动,进一步满足了重点优抚对象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使他们切实享受到了我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制定启动了解决住房难的“311”计划,即利用3年时间,每年投资10余万元,解决10户老复员军人住房难问题,使老复员军人住房难得到了切实解决。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根据优抚对象的不同情况,每年区里都要举办优抚对象种养殖业培训班,引导他们掌握新技术,脱贫致富。今年8月区双拥领导小组通报表彰了以金凤镇退伍军人石仕彬为代表的10名“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目前,全区通过对优抚对象的多种技能培训和扶持,比较困难的200余户优抚对象,有80多户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