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围绕强军目标 夯实打赢基础
建立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以强军富民为目标,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力量,为铸造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利剑而努力打造拥军的坚实平台。为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积极做好支持军队建设工作。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解决驻区部队在战备训练、生活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纳入领导班子和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任期目标责任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对涉及部队战备训练、基础设施、菜蓝子工程、环境整治、家属安置等多方面问题,区级有关部门和有关镇、街道,着眼全局,密切配合,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近年来,区政府为区武装部划拨近80亩土地,拨款1500余万元修建民兵炮兵训练基地;投资30多万元兴建了1500平方米的封闭式军事训练场;区财政安排专款近百万元,解决驻区部队部分官兵用水、洗澡、看电视难问题;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部队菜篮子基地和配送中心;今年又对驻区部队提出的近10个方面涉及经费数百万元的问题提出了逐步解决的办法,拟安排数百万元专款在2006年前,改建白市驿武器库进出道路;为解决武警总队一支队在白市驿征地中的矛盾,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专题研究并妥善解决了部队征地与群众搬迁中的矛盾问题;为保障飞行部队安全飞行,区有关部门和白市驿镇、含谷镇进一步加强了对机场净空安全问题的管理,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3户超高民房的拆迁任务,共投入拆迁补偿费近200万元,拆迁超高民房近6000平方米,出资10余万元说服动员上百户养鸽户妥善处置了上千只鸽子;地方政府每年损失近500万元,关闭了蓝天水泥厂,确保空军部队军事训练的顺利进行,为此白市驿空军场站向区委、区政府送来了感谢信。
四、加强军民团结,夯实共建基础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驻区部队官兵积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并以自身行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谱写出了一曲军民共建的时代颂歌。
一是第二故乡建设成效显著。驻区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在完成战备、训练等各项任务的前提下,积极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围绕全区实施的“三大发展战略”,驻区部队积极组织官兵开展科技助民活动,支持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据统计,近三年来,驻区部队近千名官兵投身第二故乡建设,积极参加城市治污治乱、绿化美化、建设生态九龙等重点工程,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参与森林扑火及抢险救灾60余起,减少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驻区部队、军休干部在“手牵手、看战友、扶贫帮困”活动中,积极参与扶贫帮困活动,建立扶贫联系点,与50余户老复员军人结成对子。向贫困地区捐献衣物15000多件,现金20多万元,95696部队和区人武部主动承担了15名失学儿童的全部学费。着眼于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近三年来,驻地官兵为驻地干部群众进行微机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活动18次,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致富、信息致富能手。军民携手共建的走马桃园基地、白市驿、含谷万亩蔬菜基地、白市驿花卉基地,已成为山城人民休闲观光的旅游景区和城区居民的蔬菜、花卉供应的主产区。在军民共建文明村社活动中,部队官兵捐赠物质、经费30多万元,兴建村级公路12公里,帮助发展果园、药材、植树造林近500亩,有效地改善了驻地群众的生活状况和经济结构,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是社区拥军催生文明之花。驻区部队积极参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活动,大力传播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提高军民共建活动水平。近年来驻白市驿镇、含谷镇、中梁山和城区军代室等部队,长期与所在街镇村社结成共建对子,派出近百名法律咨询员,宣传员到村社和居民家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增强了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坚持军民联防联治,促进了机场周边及辖区内村社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武警消防46中队与中梁山半山二村居民在共建活动中,长期以“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双拥、文明社区建设和警民联防构建和谐社区等活动。针对已破产的重庆轮胎厂,近百名复员退伍军人和转业干部思想问题突出,不稳定因素大的实际,建立了复员退伍军人之家,从多方位多角度多种形式开展思想互助活动,增强了复员退伍军人的荣誉感和依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性,为减少上访集访,促进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含谷镇新华村与驻白市驿储备油库官兵坚持共建共荣,从点滴入手孕育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治安问题较多的新华村成为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78405部队与小湾村居民坚持长期共建活动,在部队编制体制调整驻地兵员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懈写好军民共建的新篇章。坚持部队门诊部面向居民服务的指导思想,对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医疗服务免收门诊费,同时优惠20%的药品费和30%的检查费,实行全天候服务和家庭病床服务,既解决了当地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也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深受人民群众的好评。 通过广泛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区军民自觉在涉及各自利益中,坚持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妥善处理和解决军地之间的问题,增进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关系,巩固和发展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全区通过军民共建活动,有441个单位、企业、镇、街、村、社区被评为国家、省、区级精神文明单位。含谷镇2005年7月还被评为“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