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泛深入宣传 夯实思想基础
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是建设和巩固国防、增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我们始终坚持以《国防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重点,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当作夯实双拥工作思想基础的系统工程来抓,长期坚持,常抓不懈。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营造双拥工作的浓厚氛围。推广含谷、白市驿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的典型经验,在全区广泛开展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为重要内容的国防教育。特别是含谷镇荣获全国“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最高政治殊荣后,区双拥领导小组及时发出了“学习含谷镇军民,情系双拥、真情拥军、军民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引导军民把市场与战场、思富与思危、稳定与发展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和“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的思想,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通过多种形式表彰了5个双拥模范镇、街,36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10个拥政爱民先进集体,85名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和40名好军嫂及10名复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在全区军民中形成了拥军有责任、拥军有义务、拥军很光荣的浓厚氛围。 二是坚持“两纳入、三结合”,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中小学教学计划,在白市驿职中设立了国防教育基地,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军训操场、射击场等基础设施。在全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军营一日主题活动、请官兵做校外辅导员、开展军事讲座、举办军事夏令营、组织学生军训、开展“三防”演练等,坚持在活动中普及国防知识,形成军地双向互动。坚持把《国防教育法》纳入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把思想素质好、作风硬的驻区官兵派到地方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担任军训教官和校外辅导员。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基地、军队离退休干部、新闻媒体、驻厂军代室和驻区部队的作用,结合“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结合每年九月的《国防教育法》、《兵役法》宣传日和征兵工作,结合各种会议,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生动活泼的国防知识教育和双拥宣传,使党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方针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人员的国防教育,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不忘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了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增强履行国防义务、支持军队建设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使官兵树立了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的思想,不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三是创新教育形式,努力打造国防教育的高效平台。根据现代高新科技媒体,信息量大,传递快、时效性高的特点,有效拓展双拥工作的社会空间。区双拥办坚持常年在杨家坪步行街电视墙插播双拥宣传标语,坚持每半月在九龙三十分电视节目中宣传报道双拥动态。建立了军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领导小组和法律咨询站。为扩大双拥工作的群众基础,今年区里又投资近20万元建成了面向社会各阶层的民政(双拥)服务网站,为全面提升民政(双拥)工作质量开辟了新的服务保障平台。投资近百万元,在中心路段和交通要道设置了10多处永久性的大型双拥标志牌,各镇、街、社区、村社普遍都设有双拥宣传栏,有效地增强了宣传国防双拥工作的信息量。重庆市轻轨广告公司,在得知我区要加大双拥工作的宣传氛围后,向我区双拥办无偿提供从谢家湾到杨家坪段十根轻轨柱供作双拥宣传,仅此一项该公司将年损失广告收益20余万元。坚持把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举办大型文艺汇演1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办简报、展板2580余期,军训学生20多万人次,军训农民工1300余人次,多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为进一步巩固“双拥”工作成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