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服务机制。要继续抓好“关爱同志行动”的落实,以有效发挥党内互助基金作用为重点,定期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基金运行情况的检查,确保基金帐户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基金在帮助困难党员中的积极作用。要建立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定期约谈党员制度,了解党员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听取党员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促进相互沟通和理解。要经常深入党员家庭,广泛开展走访慰问、谈心交心等活动,关心他们在医疗卫生、子女就学、发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于那些曾经对国家、对集体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党员,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关心他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同时注意发挥好他们在传统教育、纠纷调解、维护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家庭生活困难、致富无门的党员,要通过党内结对帮扶的形式,进行重点救助和帮扶,多做“雪中送炭”的事,使他们真正感到党员的光荣和组织的温暖。
在构建服务机制方面,最主要的是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寓领导管理于关怀服务之中,进一步抓好上级党组织服务村级党组织、村级党组织服务党员工作。在上级党组织服务村级党组织过程中,要善于通过服务来加强领导,鼓励和支持村级党组织按照《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探索自主活动、发挥作用的新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工作活力;要主动深入基层,及时听取村级党组织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起分析情况和研究对策,共同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党组织服务党员过程中,重点是要抓好村党员服务站建设。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党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党员服务站的功能设置,切实发挥好服务党员、凝聚党心的作用;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从不同层面党员的需求出发,积极做好面向无业党员的就业服务,面向困难党员和老年党员的救助和助老服务,面向外来党员的维权服务,面向致富党员的技术、信息服务,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实效,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3、建立健全党内激励机制。激励是正确引导党员行为的需要,也是凝聚党员人心的内在要求。要定期开展优秀党员评比活动,研究探索对优秀党员的奖励办法。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在对优秀党员授予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积极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切实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把优秀党员与村干部的选拔使用结合起来。要比照评选各级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对党内评选的各类先进做到一视同仁,在晋级、晋职和相关考核中予以体现。要根据党员的具体岗位,广泛开展创建“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实践活动,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在对党员进行激励时,必须认真把握党员的差异性,综合运用不同的激励形式,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优秀党员分别从政治上、经济上、荣誉上进行激励,以期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4、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一要完善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机制,强化党组织对党员的约束。通过建立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学习考核制度、参会考勤制度等,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增强党员的纪律观念。一些外出流动党员人数较多的村党组织,要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探索针对流动党员的有效管理办法,切实避免放任自流的消极做法。二要完善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在党员之间要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尤其是要确保普通党员对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批评权和建议权,真正发挥党员互相之间的监督作用,努力解决民主生活会走过场的问题。三要完善党务公开制度。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和形式,扩大党的工作透明度,保障广大党员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开展党内监督创造良好条件。